唢呐的历史演变

公元3世纪,唢呐从波斯和阿拉伯传入中国。

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基齐尔第38窟的艺伎乐壁画中就有吹唢呐的形象。

金元时期,传至中国中原地区。它已被翻译成唢呐、平纳、苏尔奈、唢呐、唢呐等名称。

在明代,唢呐在古籍中有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在军乐中使用唢呐。他在《吉孝舒心五碑志》中说:“谁吹喇叭,谁就是在吹唢呐。”

明代王磐的《帝号颂》是形容唢呐最好的文章:“角,唢呐,小调,大腔。公务船乱七八糟的,涨价就看你的了。军听军悲,民听民惧。哪里能分辨出真假?看到这个,我把这个房子吹倒了,把那个弄伤了。我只是把水吹走了。”

明代后期,唢呐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伴奏唱腔和演奏切牌。在以传统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乐器。

清代,唢呐被称为“苏尔奈”,被编入宫廷的《归部曲》。

到了现代,唢呐已经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广泛使用的乐器之一。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