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片段分析

第一,突出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

从后三章来看,时局是构成《阿q正传》典型环境的主要因素,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上,作者突出了时局对人物思想的影响。q平时有一种偏见,认为革命党就是谋反,谋反对他来说很难,所以一直“深恶痛绝”,等老爷的船一抬,就给韦庄带来极大的焦虑。人心动摇,形势剧变,他的思想也是如此。他从痛恨革命党转为“渴望”,要“向革命党投降”。当他公开宣布造反时,村里的人都敬畏地看着他。这一幕“让他觉得像喝了六月的雪水一样舒服”,他更加为自己骄傲,所以思想更加激动。因此,在天堂里,在政治、经济和婚姻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革命思想”反。但当“韦庄之民日渐清静”时,政权仍以“前官”为主导,也就是说,当革命形势趋于低潮时,阿q变得“容易发脾气”,“总觉得自己太失意”,尤其是在静修处革命一针见血,在“结识”假洋鬼子中屡遭挫折之后。甚至由悲转怒,产生了强烈而奇怪的报复心理。阿q思想的每一次变化都深受时局变化的影响。正是在阿q思想的变化过程中,作者生动地刻画了阿q迫切要求“革命”却始终没有实现的基本性格。同样,小说中的反动人物也因时代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心态。他们一方面在革命之风高涨时感到不安,另一方面又极力图谋,或讨好自以为是革命党的阿q,或相互勾结炒作革命。当局势趋于稳定时,他们一个个变成革命者,“目空一切”,甚至挥舞“丧棒”镇压革命。作者正是通过心态的变化,刻画了他们狡猾阴险的性格特征。

在社会生活中,时局是最敏感的问题。现状的变化对社会人口的影响最大,也最普遍。从时局的影响来描写心理活动,更能揭示人物的思想本质;同时也丰富了人物的心理内涵,使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重要的是,因为人物心灵的电影留下了当时世界和时代的影像,阿q正传成为反映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

第二,将心理共性融入心理个性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一般性越广,这个形象就越有代表性,揭示的社会问题就越具有普遍性。性格是指这个角色区别于其他任何角色的独特的人格特征。个性越突出,人物形象越生动,艺术力量越感人。共性和个性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人物身上。阿q的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实现的。将心理共性融于心理个性之中,可以说是《阿q正传》心理描写的又一重要特征,从共性方面看,阿q的“精神胜利法”反映了旧中国全民的劣根性,是长期封建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沉淀与鸦片战争后失败主义相结合的产物。《阿q正传》发表后,很多人以为是在骂自己,可见其心理学内涵是多么深刻和广泛。同时,阿q对革命和改变困难局面的强烈愿望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说是生活在黑暗旧中国的贫苦农民的共同心声。从人格方面看,阿q的心理活动总是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喜欢吹牛可能是旧中国人的共同弱点,但吹牛的内容不一样。地主资本家以有钱为荣,官僚以有权有势为荣,知识分子也可以以有知识为荣。然而这一切都出在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的阿q的问题上,他只好拿“以前”来傲视别人:“我们以前比你有钱多了!你算什么!”这是阿q的自夸,不可能是别人的。喜欢别人奉承自己,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共同心理,只是喜欢奉承自己的内容在性格上有所不同。阿q对“真能做”的“赞”和“爱”。因为这符合他“割麦、割稻、撑船”的工作,所以我偶尔会“赞”一句,所以我觉得很对,甚至不知道是真心的还是可笑的,但是我觉得“很喜欢”。这种心态自然是阿q独有的..偏执和保守是封闭落后国家的人的通病,但这个通病在阿q身上很有个性,他一方面因为几次回城而“比较自负”,另一方面又认为“板凳”的名称和城里用“葱丝”的做法是错误的、可笑的。可是,阿q怎么知道这只是他自己的讽刺呢?这与他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农村,对世界的无知有关。除了县城,他不知道外面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所以去了城市自负。因为长期在韦庄生活,习惯了韦庄的生活方式,所以如果和这种生活方式稍有不同,他就认为是错误的,是“可笑的”。正是阿q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使得极端保守主义的通病在他身上有了独特的表现。虽然改变困境是贫农的共同愿望,但阿q有着不同于其他贫农的独特心理内涵。其他贫下中农也可能想象自己参加革命党,但不会是革命党走过土谷寺喊他“那就一起走吧”,因为对阿q来说最容易,其他贫下中农也会要求政治翻盘,但不一定把小D当成第一个死的,因为小D曾经走了他的路,和他有“龙虎斗”的恩怨。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地反映了阿q独特的心理特征。

心理描写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特点也体现在阿q心理内涵中变化因素与不变因素相统一的过程中。阿q最突出的是“精神胜利法”,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其内容是不同的。别人用他头上的疖子嘲讽他,就用“你不配”来报复;被打的时候就有了“儿子打老子”的想法。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就想“告”,让他“拘于郡,斩于马下”,从而精神上胜利。但在这些变化的心理内涵中,本质上也渗透着“精神胜利法”,是不变的。阿q对革命党的印象也是如此。当革命高潮来临时,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壮阔的“白盔白甲”。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他的脑海里呈现出一个“白盔白甲的片段”,这个片段发生了变化。但他向往革命后,一直想到“白盔白甲”,直到在城里抓到斩首,他还表明要“投”(革命由此出发,鲁迅先生曾断言:“中国不革命,阿q不干。既然革命了,就要革命。”变化的元素更多的反映人物的心理个性,不变的元素更多的反映人物的心理共性。

心理描写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特点,在阿q的思维方式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当阿q遭受屈辱或前途受阻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试图报复对方。这也是人的普遍心态,也可以看作是阿q的心理共性,然而只有阿q是奇怪的叛逆。他头上长了个疖子,讨厌被别人取笑。也许每个人都有这种护短的心理,但阿q却拿自己的疖子当素材嘲笑对方(“你不配……”),并进一步觉得这是荣耀的标志(“看来他头上的是高贵荣耀的疖,不是一般的疖。”当有人抓住他的黄辫子让他说人打动物的时候,他承认是“打死昆虫”。向强敌屈服也许不是阿q独有的,但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个可以贬低自己的人”,然后从“第一”到“状元不也是“第一”吗?把自己等同于状元,轻视对方,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思维方式。他用这种思维方式报复了赵爷爷、王虎和假洋鬼子,也就是说,阿q的心理过程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种思维方式。总结起来,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就是,在遭受屈辱之后,尽力去勾搭自己认为最光荣或最权威的东西,从而在精神上打败对方,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鲁迅先生称之为“克服对敌仇恨的妙法”。“无论这种思维方式多么不合逻辑、荒谬或不可行,他仍然坚持这种思维方式。就这样,他在现实中总是失败,但在精神上总是胜利。这是一种在强大压力下被扭曲的病态思维方式。造成这种思维方式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而最根本的一个,就是从阿q的社会地位中去发现,他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极度贫穷和弱小。他无力反抗社会强加给他的屈辱,也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只好通过欺骗自己来寻求精神上的解放。久而久之,他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封建文化对他的长期毒害也是造成这种奇怪思维方式的原因之一。他对秀才、举人、状元、家族威望的崇拜,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坚守,透露了这个消息。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阿q的《永远的骄傲》:“这也许也是中国精神文明世界最高的一个证明。“我们来看看阿q的思维方式是多么相似,把疖子看成是高贵光荣的象征,把封建文化的糟粕看成是封建元老们的‘国粹’!从思维方式上表现性格比从心理活动上表现性格更重要。因为:第一,思维方式的形成比心理活动的形成需要更长的历史沉淀,也是心理活动的方式和引导,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暴露社会的根源。其次,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正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之所以成为狂人,是因为他的狂人思维方式,阿q之所以成为阿q,主要是因为他的阿q思维方式。阿q能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典范,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鲁迅先生从思维方式上成功地表现了他的性格。我想这就是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上的高明之处,也是超越其他作家的伟大之处。

第三,描写心理活动的手法丰富多样。

鲁迅先生也很讲究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技巧。用丰富多彩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是《阿q正传》心理描写的又一特点,这里我从丰富多彩的手法中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作为理解这一艺术特点的亮点之一。

1,通过绘制心理图片传达心理信息。作者在表现阿q的一些重要心理活动时,使用了绘画的方法,所描写的心理活动给人以强烈的绘画感。最能体现阿q“革命”要求的,是阿q宣布“造反”的那天晚上,在土谷寺里蹦出的一系列思想。作者用四个自然段来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根据画面内容,我们可以依次称之为:革命党的浩浩荡荡的行军图,阿q的政治翻盘图,阿q的经济翻盘图,第四段讲的是阿q的择偶问题,不妨称之为“选美图”。这些画面传达了重要的心理信息,是我们理解阿q思想性格的主要依据。他把革命党想象得浩浩荡荡,并诚恳地邀请他参加,这反映了他渴望加入革命党的强烈愿望。但他把革命党想象成手拿“钢鞭”、“钩枪”的“白盔白甲”,反映了他对革命党的无知,显示了封建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他想象自己加入革命党后很高兴在政治上翻盘,他那种威严的神气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压抑和强烈的翻盘欲望,但他却想把自己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不顾敌人朋友的滥杀,这说明他只把政治翻盘当作发泄个人恩怨。他也有强烈的改变长期财务状况的需求,但从图中传达的心理信息来看,他只是把经济好转当成了自己方便拿东西,奴役像自己一样被奴役了很久的小D。其实他只是把革命当成了私利。革命成功后,有一个理想的配偶无可厚非,但他的选择渗透着封建道德观念和封建审美意识。我们说他从来没有认识到,主要是说他从来没有对革命的目的、对象和任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阿q思想性格的核心是有强烈的革命愿望,并且永远实现不了,这是对心理图片所传达的心理信息进行分析抽象后得出的结论。正是这种矛盾的思想性格决定了阿q悲剧的结局。心理活动的形象化,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当然,没有画面也能传达心理信息,但小说毕竟是形象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形象化的心理描述,胜过直白的说教。画出心理活动的画面,传达人物的心理信息,可能不是鲁迅先生的专利。例如,莫泊桑在《项链》中对玛蒂尔德的心理描写非常生动。但是这两种方法是有区别的。玛蒂尔德的心理图景是作者从下一代画出来的。阿q的心理画面是作者通过想象制作的,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画面形象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运用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手法,更加体现了民族风格,从而形成了阿q心理描写的又一特色。

2.通过推动人物引发联想,丰富和深化心理内涵。阿q被押赴刑场当众游街时,有一段关于他的精彩心理描写:

阿q接着又看了看欢呼的人群。

这一刻,他的思绪像旋风一样在脑海里打转。四年前,他在山脚下遇到一只饿狼,一直没有靠近跟着他,想吃他的肉。他当时差点被吓死。好在他手里有一把柴刀,给他壮胆,支持他到最后。但永远记得那只狼的眼睛,凶狠而胆怯,像两只鬼火一样闪闪发光,远远看去似乎能穿透他的皮肉。这一次,他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神,生硬而犀利。他不仅嚼自己的话,还嚼自己骨肉以外的东西,从不与他同行。

这双眼睛似乎连在一起,一直在那里撕咬着他的灵魂。

这种心理活动由类似的联想组成。在这里,作者通过联想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深入透彻地探索了生活世界,有力地揭露和鞭挞了人民愚昧麻木的灵魂,展示了愚昧麻木的严重危害:它不仅帮助封建势力吃掉了阿q的肉体,也吃掉了阿q的灵魂。这是中国革命难以发生的根本原因,即使发生,也必然失败。我们还可以窥见鲁迅在《狂人日记》、《药》和本文中所表达的一个共同思想:要使中国有希望,就必须揭露和批判人民的愚昧,用麻木来对待他们的灵魂。正是这种心理描写,带来了心理内涵的丰富和深刻。

3.用情景语言引出人物的心理活动。阿q高兴地开车走的时候,用了一句“烛火舞如灯夜,思绪跳了起来”。当他去“认识”假洋鬼子的时候受挫了,他觉得难过,就用“所以他觉得难过”来引出。在被押赴刑场时,他用“思想像旋风一样在脑子里打转”引出。这些令人回味的语言丰富多样,新颖独特,适合情境。它们或烘托情绪,或触动情绪,是心理描写的辅助笔墨,形成独特的特色。它的生动活泼,是那些充斥着“你要”“我要”“他要”的流血语言无法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