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历史是怎样的?
1,从古代到南北朝
据传说,神农是通过品尝草药发现茶的。战国以后,古代文献中就有了“茶”的记载。追溯金代常渠《华阳国志·巴志》可知,巴蜀地区在商代末、周初就有茶叶种植和生产。
2.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隋朝开通了南北大运河,方便南茶北运和文化交流。社会上把“茶”字减去一笔就写成了“茶”,从此成为茶的专用字。唐朝开元年间,禅宗在北方兴起,以禅定解梦,提倡饮茶,饮茶之风由南向北发展。从上元到大历时期,陆羽的《茶经》问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
3.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茶区不断扩大,种茶、制茶、点茶的技艺不断提高。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了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的《茶记》、宋子安的《东西茶实验记》、黄茹的《品茶记》,尤其是宋徽宗·赵霁的《大观茶论》。宋元时期,刘松年的《陆通烹茶》,赵孟頫的《斗茶》,更是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瑰宝。
4.明朝
到了明朝,朱元璋体恤民困,从此中国的茶叶生产由团饼茶转变为散茶。茶叶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的基础上,又相继创造了白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红茶、花茶。明代加强茶法,设立茶马司巩固边防,专事茶马贸易。
5.从清朝到民国
随着清代海外交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兴起,茶叶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开放海禁,中国茶文化和茶制品传入西方。民国初年,成立了初级茶学院,设置了茶的专业课和系。推广机种茶制茶新方法,建立茶叶商品检验制度,制定茶叶质量检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