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起源?

最初的唢呐是一种流传于波斯和阿拉伯的乐器。甚至唢呐这个名字也是古波斯Surnā的音译。唢呐在3世纪出现在中国,演奏唢呐的形象见于新疆拜城基齐尔石窟第38窟的艺妓音乐壁画中。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期,就传到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先后被翻译为“唢呐”、“平纳”、“苏尔奈”、“唢呐”、“唢呐”。关于唢呐的起源,据说在三世纪,新疆拜城柯尔克孜族石窟(约265-420)的壁画中就已经有了演奏唢呐的乐师形象。另一方面,在金元时期传入中原,又称“捶击”、“吹打”。明清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多用于婚丧喜庆的打击乐队,也用作民歌、舞蹈、戏曲的伴奏乐器。唢呐史料在明代开始出现。明?王琦《三才公平》:“锁奈,其制如角,七孔,首尾铜,管处木。”“为军之乐,今亦为民所用。”清代的唢呐在宫廷中被收入回部曲,还被用来写卤书。因为两端都是铜做的,所以又叫“金角”。后来又衍生出大唢呐、中唢呐、小唢呐的形制。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双簧乐器,大小和名称都不一样。相对较小的称为“海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