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青铜器的开采和冶炼古代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分为采、冶、铸两大工艺流程。
矿冶,即先用铜矿冶炼出纯铜,再用锡矿冶炼出锡,再将铜和锡按不同比例冶炼成铜锭。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铜矿,铜矿作为炼铜的重要原料,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据战国时关蜀的记载,“有四百六十七座山出铜,...哪里有慈石,哪里就有铅、锡、紫铜。”据《李周地官》记载,战国时期就有矿工管理矿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湖北大冶铜绿山、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赤峰林西、江西瑞昌铜陵、安徽南陵、铜陵等地发现了古代铜矿开采和冶炼遗址。冶炼遗址一般都在铜矿遗址附近,说明当时是就地炼铜。春秋时期,铜矿开采和冶炼技术有了很大发展。1974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铜绿山有两个古矿井,一个春秋晚期,一个战国时期。矿床的开采采用立井与斜井、斜巷与平巷相结合,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解决了井下通风、排水、供矿、巷道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在铜绿山矿区发现的春秋时期的6座立式炼铜炉中,有3座炉的通风沟、炉膛、金门(铜液和铜渣放置口)和通风口保存完好。
炉高12-14米,炉膛底部有石块支撑,起到保温和防止炉膛结冰的作用。炉膛壁上有一个直径5厘米的喇叭形风口;炉旁有工作台,用于送料和放置鼓风装置。还有一种关闭废弃巷道的方法,控制不同井口气压差自然形成的风流到达工作面最深处。此外,他们还采用了在井下初选矿石,然后用贫矿和废石填充采空区,通过设置在各层巷道的卷扬机将高品位矿石逐级抬入井中的方法。所有这些迹象表明,春秋时期的铜矿开采和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