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用蜀郡太守李冰挖了一条烧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治理云南,派常庆将李冰挖的烧路延长到建宁(今曲靖),史称“武赤路”。随着中原文化的南传,昭通地处“五尺道”枢纽,是云南受影响最早、最充分的地区。
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立元朝第六年),汉武帝改变汉初“关蜀以忧之”的封闭政策,重开“南夷之路”,在西南夷地区设郡,扩大了中原与西南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在昭通市设立诸提郡(县),昭通首次纳入中央政府管理。
从西汉建元六年到唐朝天宝年间,昭通被命名为今天的“朱提”,历时八百余年。
唐宋时期,南诏、大理两个地方政府先后统治云南。昭通与中原文化疏离,未能充分接受南诏和大理文化的影响。
袁志乌蒙路。明代设乌蒙府。清雍正九年,完成土改,归流后,乌蒙改为昭通。追溯到唐宋囚禁统治的近500年间,中央政府的建立中断。今天的昭通被称为“乌蒙”(阿蒙)已有一千多年了。
土司制度的形成和逐步完善,以及因用兵、开荒、民族迁徙而形成的土著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同样值得关注,也是昭通历史文化资源中极其宝贵的财富。
清初,攻明制,称镇雄吐蕃,属四川省。清雍正五年(1727),改地为溪,乌蒙府改为昭通府。雍正六年(1728)二月,乌蒙土府改土为流,改土府东二十里乌蒙府(斗地主),米铁永善县,大官屯大官屯会馆,镇雄府改为散州,划归乌蒙府。
雍正八年(1730)七月,乌蒙府改名昭通府,恩安县隶属于府。弃天梯(今土城),在尔木纳(今昭通市)建新城。同年,昭通府属义东路(治曲靖府)。
雍正九年(1731),鲁甸堂设在昭通府;盐井都有巡检司,隶属昭通府大观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永善县观复村设立靖江县。雄州镇升为直隶。到清朝末年,昭通下辖大观、鲁甸二堂;恩安(与郭)、永善、靖江三县。民国元年(1912)沿袭清末旧制。民国2年(1913)4月,云南都督府设道,废昭通府,改昭通府旧居恩安县为昭通县。鲁甸厅、大关厅、乔家厅、镇雄直隶州改为鲁甸县、大关县、乔家县、镇雄县;彝良雄州镇位于彝良县境内。
民国3年(1914)65438+10月,靖江县因与江苏省所辖县同名,改称绥江县。
民国6年(1917),演金县脱离大关县盐井渡。同年,镇雄县划归威信行政区。昭通、鲁甸、巧家、永善、大关、靖江、镇雄、彝良县、威信行署都属于滇中路。
18年(1929),云南中路撤销,各县直辖。21 (1932)年,威信行署改为行署,23年(1934)九月,建立威信县。民国31 (1942)年3月,设立云南省第一个行政监察区,设在昭通县,辖昭通、永善、绥江、演金、大关、宜良、镇雄、威信、鲁甸、巧家县***10县。1950年,昭通地区成立,设昭通县。辖昭通、大关、绥江(中镇)、演金、威信(西镇)、镇雄、宜良、鲁甸(文坪镇)、会泽、巧家、永善等11县。
1960 9月13,演金县撤销,原演金县行政区域并入大关县(1959)。
1960 9月13撤销鲁甸县,将鲁甸县原行政区域并入昭通县(1958 165438+10月)。昭通地区辖9个县。
1962年3月27日,恢复演金县,原演金县行政区域并入大关县为演金县行政区域(1961年4月28日),大关原辖的红豆沙、柿子划入演金县。昭通地区辖10县。
1963 9月14恢复鲁甸县城。鲁甸县行政区域为鲁甸县除马陆、苏家、水屯、九坊四个人民公社和昭通县永丰区祖家堡、马鞍山、半板房、陈家湾、马家院子、杨家台子、龙家台子七个村外并入昭通县的原行政区域。昭通下辖11县。
昭通地区会泽县6月1964划归曲靖地区。昭通地区辖10个县。1970昭通地区改为昭通地区,位于昭通县。辖昭通、绥江(中镇)、永善(景新镇)、演金、大关、威信(西镇)、彝良(角奎镇)、镇雄、鲁甸(文坪镇)、巧家等10个县。昭通市成立于1981年1月18,昭通县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隶属昭通地区。
1981 04年8月1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水富县。与富水区(绥江县)的安福、水东、水河三个公社,绥江县的太平公社和易慧公社的新安、新寿两个大队,与富水区相邻的演金县的两湾公社,属水富县管辖。县人民政府驻云浮公社。水富县由昭通地区行政公署领导。昭通下辖1个县级市和11个县。
9月9日1983昭通县撤销,昭通县行政区域并入昭通市。昭通下辖1个县级市,10个县。1984,恢复区乡建制,公社废弃为区。1987,区乡体制改革,弃区为乡。2001 1 13、昭通地区及县级昭通市撤销,设立地级昭通市。昭通市设立昭阳区,县级昭通市行政区域为昭阳区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