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类产品需要运营吗?

首先要明确,无论什么产品,在开始运营之前都会讨论突破点。

切入点至关重要,因为它与以下因素相关:

用户属性:工具的目标用户是谁?

用户需求:这些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用户范围: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用户?

用户适合度:用户有可能使用我的产品吗?

用户获取:如何让他们真正使用我的产品?

活跃用户:如何让他们像预期的那样经常使用我的产品?

用户付费:如何让他们愿意为我的产品付费?

盒子里有什么?

就是用户操作工作。

美优和大姨妈关注女性健康,出发点是经期健康管理。未来还能延伸吗?

比如从月经到怀孕到产后到育儿再到育儿?

但无论怎么延伸,起点在哪里?

那是切入点。

扫描全能王和名片全能王,核心技术是文本OCR,扫描针对有扫描需求的客户,名片针对商务客户。

扫描全能王帮助客户保存纸质资料、发票、PPT讲座等文字信息;

名片万能王帮助客户保存交换的名片信息。

他们将来能扩展吗?

比如扫描全能王切入教育、教材、企业档案管理、古籍归档;名片万能王切入商务社交(虽然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那么,这些延伸的起点在哪里呢?

所以工具型产品运营的出发点是找准切入点。

如果找不到正确的切入点,后续的操作工作就无法进行。

用户感知应该是清晰的

工具型产品怕什么?

怕的是用户感知不清晰,不知道你做什么,能提供什么。

墨迹天气,最初以天气信息为主,后来增加了很多东西,包括社区和照片分享。

我不知道墨迹天气后来是怎么做照片分享和社区工作的,但是我们可以问,如果墨迹天气当初是这么做的会怎么样?

我觉得,在产品让用户有清晰的认知和足够的信任之前,有必要做任何影响用户感知的事情。

直到今天,大众点评都被用户相信,帮助他们解决就餐决策和娱乐决策,这是用户的核心感知。即使用户通过大众点评筛选餐厅后被骗,用户仍然认为这可能不是大众点评的错,只是自己的口味和别人不一样。

这是因为从早期开始,评论就一直围绕着核心功能——用户对商家的评论,从早期的开放评论到现在的标准化内容填空。因为标准化,所以看起来很专业——即使有推广链接,卖广告给商家,反垃圾,水军都不行,但看起来还是很专业。

快的滴滴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用车需求,希望高效匹配出租车和乘客,后来转向匹配私家车主和乘客,甚至乘客之间的拼车。

但无论如何,提到快的滴滴,你会想到用车,这是肯定的。

定位方面有一些例子:

可口可乐公司是第一家以可乐饮料闻名的公司。柯达公司最早以低价胶片闻名,施乐公司最早以普通复印机闻名。

以“可乐”这个词为例。由于可口可乐的成功,“可乐”这个别名在语义学上获得了所谓的第二层含义。

你会用“在空气中燃烧煤炭后剩余的食物”这个词或致幻可卡因的俗称来命名一种软饮料吗?

因为“可乐”的第二层含义过于强烈,可口可乐公司根本不用担心它的负面含义。

虽然我们说的是传统营销中的“品牌联想”,但其实保持用户的感知清晰也是工具型产品最重要的运营动作。昨天和读者侯万川

这是我和她讨论的她提供的产品试用体验。

他们做的产品是为C和b提供货车预约服务,产品的逻辑和操作争论的很简单明了,但是对于一个按钮的名字是否应该叫“支付”有争论。

我的建议是不要称之为“支付”,而要称之为“预约”,在用户点击之后,用更有趣的方式告诉后续流程,比如先付款再用车。

原因很简单:

新产品,用户没有信任,甚至没有认知,直接做出支付动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时候运营需要的是引导用户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逐渐信任,才有可能愿意尝试做付费。

避免带来没有价值的用户。

用过金融工具的人应该都见过所谓的虚拟本金,也可能体验过可提取的虚拟本金收益。

但是提取出来之后,你会成为这个金融工具产品的用户吗?

我不会。

因为我自己没有这个需求——如果你还记得,我曾经在支付宝9.0的文章里说过,已婚男人发工资。

不过,我会试试,因为我可以免费保留你给我的利息,哪怕是10元8元,蚊子肉也是肉吧?

尤其是对于一些价格客户来说,这种便宜的价格根本不占。

你会发现你的获客成本很高,因为很多你付费的用户并不会真正使用你。

他们领奖只是利益驱动。

不仅仅是工具产品,微博转发活动创造了多少僵尸粉和彩民职业?

利益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出去之前,想想怎么让你的用户利益最大化,否则就不要给。因为它毫无价值。

之前我好朋友李阳的网站,Gudong.com,本身做智能硬件,后来融资说要做运动社交圈。

我曾经在知乎上开玩笑说,预约跑步挺难的,预约做爱可能难度会小一点。

运动社交是很多智能硬件都想切入的领域。可以做到,但是怎么做还是有难度的。

如果这个时候你想花钱解决问题,我只能说,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让用户自发传播

当然前提是产品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