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济故居的历史
1920 65438+10月17、杨昌济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49岁。杨昌济先生临终前,曾写信给他的好友、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和会代表的张,极力推荐和蔡和森。信中写道:“蔡瑁二君,当代才子,望见好!”“我郑重君,蔡瑁的两个儿子国内人才济济,前途无量。不谈救国,就要先救国。”
王先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不愧为的导师。
杨昌济先生去世时,因“张运动”在京,自然尽力帮助料理师事。65438+10月25日上午8点,杨昌济先生追悼会在玄武门外法源寺举行。2月中旬,杨昌济先生的灵柩在夫人到镇西、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的护送下,离京回到湖南长沙板仓。先生魂归故里,家人将“板仓阳玉”留在九号豆腐池。
1984、15号豆腐池胡同作为“杨昌济故居”,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杨昌济(1871-1920),哲学家、教育家,湖南长沙人。
杨昌济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随父求学。光绪十五年(1889),考中进士。后来多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获得晋升,功名止于秀才。光绪二十四年,杨昌济在岳麓书院读书时,积极参加湖南维新运动,参加南社和不缠足社。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隐居乡间,以教书为业。光绪二十九年,杨昌济入弘文学堂速成师范,后转入普通科。毕业后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宣彤元年(1909),杨昌济考入爱丁堡大学文科系,主修哲学。1912文学学士毕业,后赴法国留学教育。
1912年春,杨昌济回国,先后在湖南师范大学、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湖南商业学校、第一中学任教。
1917年,张出任北大教授,并向蔡元培校长推荐杨昌济。杨昌济应该聘请北京大学的文科哲学教授来讲伦理学。1919年,杨昌济和他的同事们发起组织了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并撰写了关于管理学生、鼓励学生、伦理学的根本问题以及各种伦理学简介和评论的文章。
杨昌济与毛泽东的友谊始于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回忆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杨昌济。后来,我和他的生活有了密切的关系。他讲授伦理学,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并努力鼓励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光明磊落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我看了一本蔡元培翻译的伦理学书。受这本书的启发,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心灵的力量》。那时候,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理想主义的角度,高度赞扬了我的文章。他给了我一百分。”
毛泽东称赞他的老师“洪通幅员辽阔,最令人钦佩”;杨昌济评价他的学生“资质优秀,极为难得”。
后来,他们都离开了湖南第一师范,师生情不仅保持了,而且得到了升华。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京,最初的落脚点是豆腐池的“板仓阳玉”;杨昌济将毛泽东介绍给李大钊,使毛泽东成为北大图书馆的助手,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领域。毛泽东回忆说:“在来读书的人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著名领袖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嘉伦等,我对他们很感兴趣...我加入哲学社和新闻社是为了能够在北大就读。”
刘昂先生在《送船渡风雨——缅怀蔡和森同志》一文中写道:“毛泽东和蔡和森同志,一方面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一方面热心探索当时世界上新的思想和理论,努力追求改造中国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虽然只有近八个月,但古都北京给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当北海上还有冰的时候,我看到了盛开的白梅花。我看到北海上倒挂的柳树,枝头挂着晶莹的冰柱,于是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岑参的《吹开万梨树的花瓣》这首诗,描写的是北海的冬树垂珠。北京数不清的树引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也是在这里,我认识并爱上了杨开慧。”
1920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喜结连理。
杨昌济先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为了培养“永远的骄傲”的女儿,“世纪伟人”的学生,应该微笑着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