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石头人

可能是因为在外面流浪太久了,一听到本地口音就会特别亲切。我像在异乡见到久违的亲人一样激动,有一种想和他说话的强烈欲望:“老乡,你听起来像是湖北人!”

“对,是荆州的!”

“荆州在哪里?”

“那石头脑袋呢!”

“哦!都是在一块土上长时间的!"

在外面遇到石头头的人大多不说是石头头,都习惯说是荆州的。可能他们觉得太小,外人不知道,但说是荆州就不一样了,荆州名气大得多。!

石首虽然被大江大湖阻隔,但交通相对封闭,所以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并不那么明显,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里也并不出名。但是,喝着靖江水,吃着靖江鱼长大的石首人,无论在哪里,他们的家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那么的美丽可爱!

石首,有人形容她是镶嵌在荆江两岸的一颗璀璨明珠,山川秀美,米汤鱼,物产丰富。有人说她地处荆江中下游,交通便利的黄金水道,北临长江,南接洞庭,下接巴蜀,阳岳,天时地利人和;有人形容她是河西30年40年频繁改道、洪水泛滥的洪水走廊。她是靠近湘鄂情的革命老区...无论辉煌还是悲壮,石头在每一个石人心中永远是那么神圣。

石首名石首山,在城北“用石头隔离”。据《读史记》摘要:“自竟陵南至大江,无凌钢之障。渡河至石首,有浅山,石为先。”唐、禹、夏属荆州,秦属南郡。三国时先后属蜀、吴。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建县。后分属江陵府、江陵县、荆南府山南路、湖北省第七行政监察区、第四行政监察区、绵阳区、荆州区、荆沙市、荆州市。1984石首被列为湖北省9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88年列为国家开放城市。

石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境内保存完好的有走马岭遗址等4处古文化遗址和范蠡墓等10多处名胜古迹。走马岭古城遗址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调关调弦亭,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在山川中寻找知音的千古佳话;刘郎浦王府台绣林挺亭,刘备在风景如画的石首迎娶孙夫人的感人故事...还有石首名臣杨普、、袁、张弼的墓,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石首先民的气节忠义,更有元稹、杜甫、陆游、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在石首留下了不朽诗篇。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名人故事代代相传。石首被列为中国长江文化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我曾经在石首博物馆看到过原始社会石首先民使用的打磨精美的石斧、长矛、镰刀,因为在那里,石首人的自尊、自信、骄傲才能被唤起;因为在那里,可以毫不夸张的向朋友炫耀家乡的石头头有多老!她带着古老大地的芬芳,经历了伟大母亲河长江的孕育,散发着厚重的文化气息。

走马岭因三国名将关羽曾在此骑马鞭笞而得名。走马岭和屯子山古城建于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核心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古城遗址。令人惊讶的是,这里发现了许多大溪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时期、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迹和遗物。可见走马岭遗址文化与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被伟大的母亲河——长江孕育了七千多年,默默见证了长江文明的诞生,为未来楚文化在荆楚大地绽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融入其中。

石头头人文浓郁,民风淳朴。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仅在明代,“三尖阁、二尚书、一太史”已载入史册。近代史上,群星璀璨,诞生了黄松龄、邓初民、王尚荣、宋一平、刘精松等一批党政军领导人和名人。

石首,历史上是可攻可退的军事战略要地,是湘鄂西著名的革命老区,市内有洪钧树等革命遗址163处。

石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国长江流域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湿地,也是麋鹿、白暨豚等珍稀一级保护动物的宝库。1992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保护区和白暨豚保护区。野生植物238种,珍稀动物156种,如天鹅、白鹤等。其中,750多只野生麋鹿成为举世瞩目的独特风景。2006年6月12日,石首被林业部正式授予“中国麋鹿之乡”称号。

绵延45里的桃花山,倚在长江南岸,横跨湖南、湖北两省。是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交汇处唯一的山脉。其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山川自然的神韵、松柏古朴、小桥流水的诗意、“荆楚第一竹乡”的风土人情、“红色革命”历史的文化底蕴,使石首桃花山成为鄂南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胜地。

石头头繁花似锦,珍馐美味享誉海内外。笔架鱼肚、七姐妹椒、桃花山蛋被誉为“石中三宝”,驰名中外。

石首,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九曲曲折折的回肠,而且是肥沃,物产丰富。石首人善吃善做,特色美食小吃很多。

石首,最有名的美食就是笔架鱼肚。笔架鱼肚是对河鲶鱼肚的一种特有称呼。早在宋代就被列为最佳贡品,现在更是走亲访友的珍贵礼品。笔杆鱼肚口感绵软香甜,入口即化,易于吸收。富含高级胶原蛋白、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小时候因为家里没什么好吃的,最开心的就是吃个酒席。酒席上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菜是第一道菜,石首自古就有无头之誉!这道菜吃的是鱼而不是鱼。鱼有肉味,肉香、香、嫩,入口即化。老少皆宜。

石首还有很多特色小吃。我和妻子都喜欢在家乡吃饺子。饺子的外观是圆形和白色的,这表明团聚和幸福。饺子里的主料是胡萝卜、腊肉、豆腐皮,有点辣,很好吃。是石首人喜爱的美食。而且我最喜欢吃的是干煸鱼,刺小肉薄,吃起来不方便,而且好像外省也不招待。但是爆炒鱼在好吃的石头人这里却成了人人都爱的经典菜。是喝酒必备的一道菜。

当然,石首还有很多独特的美食。每次回老家石首,总会带一大推我最爱的家乡特产——土鸡蛋、芦笋、饺子、糍粑、麂皮,直到箱子装不下为止。在老家的时候,并不觉得这些家乡小吃有多好吃,但是流浪久了特别想吃家乡菜。后来我才知道,我们想的其实是家乡的味道。记住家乡的味道,家乡永远在我心中!

我们石首人经常被外地人称为“九头鸟”,意思是聪明、能干、有心计,从不吃亏。石首人因为头脑灵活,可以一直在外地工作,但不愿意被别人管。有人说,石首人的聪明灵活与他们对鱼的热爱有关。石首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位于两个湖泊和平原之间(古代属于云梦大泽)。在北方,它被大江大河和湖泊所包围。是典型的鱼米之乡!至于石首人的聪明是否与吃鱼有关,无从考证。也有人说石首人聪明,有心机,有心机,和近水楼台有关系。石首到处都是水,水灵活多变的特性深深影响着石首人。所以在外人看来,石首灵活多变的性格很难驾驭。

当然,用“九头鸟”来比喻石首的聪明、头脑灵活、心思多,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石首最大的个性还是体现在对家和家乡的热爱上。无论石首在哪里,家人和家乡永远是他心中的第一位。俗话说,树倒根深,他的梦的最深处永远充满了可亲的家人和可爱的家乡!

石首人得到“九头鸟”的绰号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有人说,正是因为“大江大湖”的磅礴气势,石首人有着浓浓的算计江湖气质,自然容易给外地人留下桀骜不驯的印象。这种有些“彪悍”的江湖习惯,在石首爱喝早酒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石首称之为早酒,即一大早就在小饭馆里喝,而且是高纯度的白酒。石首人喝晨酒不需要太多人,一两个朋友就够了。哪怕只是他们自己喝,他们也能很享受地喝上几碟面前的炖菜、兰花、豌豆。

外人应该只听说过喝早茶,很少听说过喝早茶吧?石首人爱喝酒,我想,这可能和石首悠久的酿酒历史有关。

在我的家乡,石首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石首市桃花山镇九佛岗村考古发现,商代遗址在地表以下的土层中,距今3000年。经过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和青铜器,特别是青铜珐琅和青铜珐琅(存放于市博物馆)。据考证,这是湖北省出土的已知最早的商代贵族酒器。

明清时期,石首酿酒业非常繁荣,林岫、新昌等集镇都建起了酒槽,到处都是酒旗,到处都是酒坊,空气中弥漫着酒香。集镇多为专业或办槽作坊,聘请师傅、帮工长年制作,俗称名作;在农村,大多是周期性生产的临时作坊,俗称小工。不过这里的槽大多是手工操作,品种单一。

石首最著名的白酒是绣林玉液酒。绣林玉液因东汉末年而得名。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迎娶孙子渔洋山(今石首市绣林山),品酒赞曰:“真美如林,亦美也。”绣林山玉酒,故名。绣林玉酒采用古老的蒸煮酿造工艺。在石首独特的温暖气候条件下,选择酿造微生物进行发酵,利用土壤中独特的微量元素,形成独特的酿造条件。所生产的绣林玉酒经过陶坛陈酿后,香气悠长,甘甜醇厚,清咽爽口。民国时期,绣林玉液沿长江黄金水道上至重庆、泸州、成都,再下到武汉、南京、杭州、上海,先后在各地设立了营业所。

林峰酒业作为石首酒业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石首酒业的龙头。林峰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是为了弘扬石首酒文化,续写当年“林岫”酒的神话,复兴传统品牌,于2008年在石首投资兴建的健康型白酒生产企业。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开发了许多畅销省内外的优秀产品,如猫扑苦荞酒、生日快乐酒、林峰玛咖酒等。,并斥巨资打造了具有石首特色的白酒新品“林岫桃藏系列”,不仅多次获奖,还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石首林峰酒业将成为石首一张亮丽的名片,享誉世界。

石首,一座拥有美丽山水园林的小城,宜居。虽然比不上北上广深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但也以其独特的地域之美让我们这些游子怀念、自豪、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天比一天想家。很久没回老家了。2020年春节前回了石首。本来打算多走走,多看看。以防新冠肺炎疫情,我只在家乡呆了几天,然后匆匆道别。即便如此,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石首,城乡的发展变化如此之大,如此之快,让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管它有多悲伤,或者春风有多强大,都已经是昨日黄花了。时代的巨轮永远在前进。历史的长河过后,波涛向前推,浪头滚滚向前。更美的石头头像还得由石头头像人来写。

初稿写于2020年6月165438+10月1。

关于作者:

毕,笔名,湖北石首东胜人,现居深圳。自由撰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发表各类文学作品逾百万字,现专注于生态文学写作。其中小说《白鹤滩》获第二届全国大鹏生态文学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