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建筑的历史变迁
比萨斜塔的建造过程
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8月9日,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纳诺?皮萨诺主持了施工。最初的规划,这座塔被设计成一座八层楼高54.8米的垂直钟楼,而不是后来的斜塔。
1178,钟楼建到第四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土质松软,在建的钟楼整体向东南方向倾斜,工程被迫停止。
1231年,钟楼工程继续进行,建设者们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倾斜。上部结构还被故意建造成向与下部相反的方向倾斜,以纠正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移。
1278年,钟楼建到第七层。二次施工后,整座塔变得更加奇特。它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凹形,项目被迫再次停止。
1360年,停工80多年的钟楼做了最后的冲刺,同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校正工作。
1372年,建造了两个世纪的钟楼终于完工了。在54米高的八层钟楼里放置了7个钟。但由于钟楼危险,里面的钟一个都没被敲。钟楼自建成后一直向下倾斜,成为比萨的著名景观。
比萨斜塔建成后多次被抢救和保护。
1838年,意大利建筑师Alessandro della Gherardesca为了探索地基的形状,在原本封闭的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然而这次挖掘让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开始开裂,更严重的是地下水开始渗出。几年后,塔身偏离垂直姿态5米多。
比萨斜塔建成后,意大利方面进行了多次抢救和保护,但并没有阻止斜塔倾斜。斜塔每次修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比萨斜塔的保护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专家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评估比萨斜塔的强化程度,还研究出了防止它继续倾斜直到被逆转的方法。
1990 65438+10月,比萨斜塔停止对游客开放,专家组将对这座斜塔进行一次大的修改。自此,比萨斜塔救援委员会开始了长达9年多的前期测试和准备工作,初步具备了对比萨斜塔进行纠偏的工作。
6月1999日至6月10日,比萨斜塔救援工程正式开始。专家采用斜向钻孔的方法,对斜塔北侧的地基进行缓慢取土,使北侧地基高度降低,斜塔重心逐渐向北侧移动。
2001年6月,经过1多年对比萨斜塔重心的逐步修正,倾斜角度回到了安全范围。经过11年的整修,比萨斜塔耗资约600万欧元,斜塔被拉直至44厘米,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专家认为,如果没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修复后的比萨斜塔在300年内不会倒塌。2001 12 15,关闭了1 1年的比萨斜塔重新开放。
结论:
比萨斜塔在建造过程中严重倾斜。这原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但最终,云开雾散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世界上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自由落体实验,使比萨斜塔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