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对外交关系的启示
1.政治:增加新的机构,废除多余的官员和官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派势力,但也反映了清政府成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训练一支新的军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但是后来,战争来了,形成了现代军阀。
3.文教:废除科举,颁布新学制,兴办各种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理论的氛围,培养了科技、教育、法政、军事等方面的现代人才。
4.振兴商业,回报商业。它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但清末新政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并不能真正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只是一场骗局,改革并没有缓解矛盾。
从1840左右到清末新政,随着中英外交关系的深入,士大夫对英国的看法逐渐发展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英国的认知基本处于模糊状态。除了一些士大夫之外,被动的认知态度,以及“华夷之辨”和“中国中心论”的影响,导致学者们对英国形象的存在并不重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民众对英国形象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面对英国“炮舰政策”的冲击,士大夫对英国的看法开始分化,中国出现了一批开明的士大夫,引导人们了解英国社会的历史地理、风俗文化,从宏观角度定位英国形象。洋务时期,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文人逐渐正视英国的先进技术和打开国门的必要性。这一时期是中英关系的发展时期。中国人民建立了总理衙门,史静文同博物馆,开展了洋务运动,派遣使节和学生出国,修建铁路,架设电报线,等等,试图“向外国人学习,以加强自己”。士大夫对英国的印象深入发展,他们对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伦理等方面进行了记录和论述,丰富了他们对英国形象的认知和体验,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时,随着国家逐渐开放,士大夫开始从内心接受世界的变化趋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知。晚清时期,从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经过清末新政,直到清朝灭亡,英国的士大夫形象变得微观化、普遍化,英国不再是中国人认识和学习的主要对象。英国形象的认知群体不再局限于士大夫,新知识分子成为了解和认识英国的主体。他们更理性地分析了英国社会,分析了中英之间的实质性差距,进一步发展了英国人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