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吴栋在哪里?
山东诸城的历史沿革
黄海西岸,魏水岸闻名天下。
几十万人读书,人才济济。
诸城是世界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有“恐龙之乡”的美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巨型山东龙”就出土于此。
诸城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定居繁衍,世世代代开垦这片沃土。据考古研究,诸城地区属于大汉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晚期。诸城,原名“朱”,夏商时期属结义和的活动区,被称为“清、徐两国之城”,是南接青州,北接徐州的连片地带。
西周初年,诸城是杨东鑫的一个封地。境内16城,诸城有楼、坊、子等城。
春秋时期,诸城南部属鲁,北部属齐。春秋时期,诸城郎岱为越国所占。鲁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65年)冬,鲁国位于今城西南15公里十五山东北,渭河南岸,封朱彝(旧址在今治沟乔庄)。鲁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冬,鲁博士又领兵造城。
战国时期,所有的城市都在同一个地方。在第六年(公元前351),为了防止楚国的入侵,齐国在县城南部的山顶上建了一座城,后来被称为齐长城,是齐国南部的一个重要的睡觉的地方。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天下分三十六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建立郎岱郡。今天诸城的土地属于这个县。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先后立英雄和同姓子弟为王。在诸城,建立了吴栋县(今城关古镇)和郡县(即鲁主邑)。琅琊县(今胶南夏河市)、平邑县(今石桥子镇杜集台)。横县(庐山北)、长县(治今长城村)、石泉县(治今古县)。汉武帝第五年(公元前106年),中国设立十三州刺史,琅琊县迁至吴栋,隶属徐州刺史。公元14年(西汉王莽天丰元年),吴栋改象山。公元23年(西汉淮阳王重新做人元年),它被恢复到吴栋。王莽末年,各地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绿林赤眉起义。诸城人樊冲领导的起义队伍,为了在战斗中区分敌我,把眉毛涂成红色,因此被称为“赤眉”。王莽政权在赤眉军等起义部队的沉重打击下土崩瓦解。皇族刘秀重建了汉朝政权,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东汉。公元80年(东汉张五年),琅琊郡改琅琊州,诸城市属琅琊州,仍属徐州刺史部管辖。
三国时期,吴栋是魏国的土地,属于城阳县。
公元289年(西晋司马燕太康十年),改为东关县,隶属徐州。
隋唐时期,全国统一。文帝精简地方行政体制,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公元589年(文帝十八年),吴栋县改为诸城县(以汉代各县命名,在县城以西15km处),一直沿用至今。属密州,辖诸城。607年(杨迪大业三年),密州改为高密县,诸城归县治。唐代诸城郡有时属密州,有时属高密郡,辖河南道。
北宋年间,诸城在JD.COM东路密州任安化军使。
进士属山东东路密州支(山东之名始于此),县内有普庆、信阳、草桥三镇。元朝时,诸城仍由密州统治。属山东东西路宣传安抚部益都路管辖。
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销密州,原州政改为诸城县治,隶属青州府。洪武四年,设立诸城雨凝千户,大事修城,南北城合一。公元1642年冬,清军入侵县城。清朝建国后,继明治之后,诸城属青州府。由山东省市政管理局管理。根据清代乾隆年间的地图,诸城的疆域东起东南黄海,北至安丘河,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是今天的两倍。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国元年(1912),诸城于1年2月独立。民国3年,废府设道区。诸城属于胶东路。14切胶东路,设莱威路,诸城改为莱威路。县行政机构是办公室。17年,废除道统,郡直属于省。19年,县府改为县政府。
1938年2月4日,侵华日军入侵诸城,解散中华民国县政府,代之以伪县府。1943年7月,中国* * *产党领导的滨北主力打败了伪张步云部。65438年6月8日,诸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长城岭成立,隶属滨海区滨北机构。
1945年8月,日军投降,9月6日解放诸城。9月9日,诸城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诸城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此后,县界不时变动,隶属关系也不固定。7月1946,变更为胶东区滨北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属胶州社,后于1956年4月改为昌潍社(后更名为潍坊行署),现属潍坊市管辖。
历史上,诸城的行政区划也几经变迁。清朝初期,县以下有乡,农村有合作社。当时全市有8个乡镇169个合作社,12个角。乾隆初年,废乡社设练坊,县设练坊,县设作坊,分为32个练坊和郭城8个作坊。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郡县分区、坊、保、甲。1929 (18)年设立7区4镇65乡2005村。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辖16区,1100自然村。1949辖10个区,下辖117个乡镇,647个自然村。
建国后,行政区划几经变动。1950年月,撤销巨北县,县内太平、金墩、清河、直沟、佳悦、京山六区划归诸城。诸城由10区增加到16区,136乡镇有982个自然村。1953年3月,蛟河县撤销,本县张北区、台西区、桃源区、石门区划归诸城。1953年冬,第一次普选结束,乡级政权建立。全县有20个区,219个乡,5个镇,1185个自然村。1958年2月,撤区并乡,有1个镇,35个乡,1331个自然村。人民公社成立于9月,1958。全县有19个人民公社,辖1328个自然村。几经变更和更名,到1983年底,1镇共有21公社。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权。全县划分为13,22个乡,1345个自然村。1987年7月,县改为市(县级市),行政区划不变。1989年5月,部分撤乡建镇。1996当地撤村建镇。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18个镇,2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337个自然村。
两千多年来,诸城作为国、郡、府、县所在地,先后管辖了今天的高密、安丘、莒县、五莲、日照,一直是鲁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发达地区。
市区,也就是密州老城区,位于潍坊市东南部的鲁钟山和渭河之间?淇河两岸,东、南靠近连绵起伏的丘陵,西、北靠近滔滔江水。自古以来,它就是一座杰出的历史名城。吴栋郡建立之初,因驿为市,辖今城关镇古城子村。公元80年(东汉第五年)迁至岗厦,建城治所(即今天的市区)。公元529年(北魏永安二年),建北城,以为交州统治,市区分南北城。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南北城合二为一,周长9.5里,墙高50余尺,东南门两座,南门一座。这座城市有许多名胜古迹,但由于战争和严重的损失,所剩无几。悠久而古老,历经沧桑。多少年过去了,多少代人变迁,无数人挥洒汗水,终于打造出一片城乡一体、充满现代气息的文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