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联文化的历史渊源

自秦汉以来,就有挂桃符的习惯。到了五代,文字开始刻在桃符上。在之后,常命令翰林学士辛在桃符板上写下吉祥的话。后来,对联在明清时期盛行,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使用对句。商周两汉以来诗人的对句,魏晋南北朝以来辞赋中的对句,为后世对联做了文字上的原始积累。汉字词义和汉字字形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和书写汉字的文人对“对偶”这一修辞手法情有独钟。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和格律诗,对偶严谨,对仗句已经是诗歌的组成部分,独立性在逐渐加强。

对联是由格律诗的对句和骈文的对联发展而来,保留了格律诗的一些特点。所以古人把吟诗作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者的关系。

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就有春节挂桃符的习俗。驱鬼镇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在红木板上写对联。据《松石蜀家》记载,五代以后蜀国的宗师孟昶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副对联:“新年余庆,甲节长春”。

宋代以后,中国人在新年挂春联已经变得相当普遍。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中“千户总换新桃换旧桃”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与桃符密切相关,古人也将春联称为“桃符”。

直到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红木板,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春联。据《毛云楼杂言》记载,大年三十前,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命官员、文人墨客在家中加挂一副春联,亲自出门微服私访,挨家挨户观看,寻欢作乐。从那以后,所有的学者都把对仗视为一种高雅的东西。明代顾宪成撰《无锡东林书院联》题:“风雨声为读书声,声声相闻;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到了清代,对联一度兴盛,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对联。民国时,刘士亮讽刺袁世凯:“袁世凯是永恒的;中华民国一万年。”上面的“袁世凯”和下面的“中华民国”这几个字是“不对”,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