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在民族意识中的象征意义

不同民族(如××民族)的名称一旦确立,不仅会反映出民族之间的实质性差异,而且具有一定的固定形象和象征意义。

在实际过程中,群体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很可能在群体名称的象征意义之前就消失了,尤其是在群体的划分制度化之后。比如中国户籍制度中“民族成分”的正式登记,会有意无意地提醒人们自己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差异,而政府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则与民族成分有关(生育、就学、就业、晋升、福利等。)会在客观上强化人们的民族意识(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不管是不是受益者),必然会导致人们对”。很多人登记了多年汉族,然后要求改成少数民族。在他们的民族意识中,少数民族元素被视为有“含金量”。

在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的过程中,民族的一些古老传说(如汉族的黄帝)、历史人物(如蒙古族的成吉思汗)、与民族相关的山水城市(如朝鲜族的长白山)、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歌舞等。,可能被固定,不断加工或神化,最终被视为族群的符号。这些符号标志着我们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或我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区别,成为对下一代进行民族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有时候民族差异在很多方面完全消失,人们甚至很难指出两个民族的实质性区别,但由于抽象的“民族符号”并没有消失,人们的民族意识依然存在。在没有实质性差异但存在特殊利益的族群中,或许“民族符号”会被人们有意强化,作为维护本国人民民族意识的重要手段。当民族关系长期处于矛盾冲突状态时,或者当政府相关政策有意无意地不断强化民族边界和民族意识时,这些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东西就会被人们强化,甚至创造出新的民族符号。当民族平等真正实现,民族融合成为大趋势,部分成为现实,这些具有民族象征意义的东西就会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因此,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对民族符号演变的分析也是理解民族关系变化趋势的一个重要视角。

民族意识的产生,它在不同社会场景中的演变,以及“民族符号”在强化和维护民族意识中的作用,都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获得了平等的政治地位和各种优惠待遇。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其中之一就是在“民族认同”时宣布了400多个民族名称。这种情绪是在封建制度和国民党政府的长期压迫下积累起来的,解放后才显露出来。建国50年来,如果横向比较,我国部分民族(如与汉族差别不大,长期与汉族杂居的满族)和部分民族成员(如在城市、政府任职,长期与汉族工人共事的汉族)的民族意识在淡化,部分民族的民族意识在强化。如果纵向比较的话,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意识的发展趋势是不一样的,这些变化受国内形势的影响。

从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必然会继续发展,各民族最终会相互融合。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其各方面(包括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都应该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如果有反叛,这种短期的反叛必然有其原因,而这种原因往往是在此之前某种外部压迫和积累的结果。从目前世界总的形势来看,西欧倾向于“合并”,东欧和前苏联倾向于“分化”。西欧是所谓“民族国家”的发源地。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多元”的基础上再讨论某种形式的“融合”。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早就宣称实现了民族平等,创造了和谐的“民族大家庭”。但从近年来的实际后果来看,东欧和前苏联的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否则也不会在苏联解体后不久就以民族冲突和内战的形式表现出来,说明没有真正基础的“一体化”最终仍可能转化为“多元化”。民族意识的产生和演变非常复杂,影响民族意识变化的因素很多。对于民族意识的发展方向,民众和政府都在有意识地引导。民族符号的创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强化或弱化,都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因此也是我们在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