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历史名人简介和江门历史遗产简介各600字。

陈白沙

(1428—1500)即陈宪章,本名公夫,本名石斋,别名老碧玉,鱼台居士,江门渔人,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他原籍新会市北部龟峰山下的城中村。少年时随祖父迁居白沙乡(今江门市蓬江区)卢晓山脚下,后人尊称“白沙先生”。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其学说被称为“白沙说”或“江门派”。他是明代心学的先驱,他的诗也写得很好。江门有很多陈白沙先生的遗物,除了早已失传的楚云台、泉阳台、庐山书院、嘉惠楼,还有白沙庙、玉塔、解珍碑广场,都是明代的建筑。其中贞节牌楼还被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钓鱼台旧址”、“白沙公园”等纪念性建筑。

陈白沙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他年轻、机敏、博览群书、勤奋好学。19岁,广东省考第九名。265,438+0岁参加礼部考试,考入国子监(中国古代建立的最高国家学府)。后来虽然两次在北京参加考试都失败了,但陈白沙还是坚持了对知识的追求。27岁时,他听说在抚州临川县,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康斋先生(原名吴玉璧),学识渊博,造诣深厚。他读了朱的《伊洛州源流录》,还研究了宋明理学的源流、明代圣人之道、孔孟之传。为了拜访名师,陈白沙不怕长途跋涉,穿越更岭、梅关,到达赣州(今江西省)。他先溯江西而上,经吉水至清江,上岸后由陆路来到崇仁县。最后,他找到了抛弃官职,宁愿在家讲学的吴玉璧先生。

吴玉璧治学非常严格。他要求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要全神贯注,不能走神,要集中思想,静时修身,动时审时度势,让自己内心的湛然空灵明亮。陈白沙很受启发,受益匪浅,但陈白沙对吴、毕的易经分析并不满意。第二年,他告别吴先生,回到江门白沙村。在卢晓山南麓,他建了一座名为“春天的阳台”的大型书店。从此,陈白沙深居简出,专心读书,足不出户。为了减少对他的干扰,家里在墙上凿了一个洞,食物和衣服都是通过这个洞递进去的。

白沙村面临蓬江,背倚庐山,村前村后绿葵翠竹,随风摇曳,风景秀丽。村外有一条天沙河,河里有许多晶莹的白沙,故名白沙村。陈白沙隐居在春天的阳台上,研究经典著作,讨论祖先的哲学。寒来暑往,秋去春来。恰恰是:野鸟在窗内静静飞翔,春归蝴蝶未知;夏天蝉鸣,冬天月影斜。不知不觉,我过了十年。

经过十年的苦学、禅修、弃繁从简,陈白沙把握住了心与理、知识与修养和谐的关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465年春(明成化元年),陈白沙决定在纯阳台设库讲学。消息传开了,近的乡下,远的邻市,学生都来了,他们的门都像城里人一样,白沙村一下子热闹起来。

陈白沙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一是读书前静坐;第二,多自学,少灌输;第三,苦思冥想,取其精华;第四,重新怀疑,求真知;第五,诗引教,哲学入诗。开学后,大部分同学都很勤奋,但也有一部分沾染了放荡、闲散、懒惰。白沙先生编了几首诗给学生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宋之戒”说:

在世界上,华三总是第一,华三本来就是浪费钱。

醉狂则醒,花迷不知天。

鱼投河堤吞饵,蝶去野川花。

寄语江门弟子,不要贪图酒色,误了青春。

《停奏曲》曰:

绿楼上锣鼓喧天,男扮女装头。

青少年容易变老,但是开心的时候很难变得困倦。

做状元富贵空,洞房花烛。

你要知道时间飞逝,所以不要轻装上阵。

《无惰》曰:

大顺啼好鸡,周公止于一餐。

仲尼不思夜想,圣贤却勤勤恳恳。

昨天,我听说有匡衡砍墙,我还听说车胤会做萤火虫。

韩愈烧了孙,懒的没听说的都留下了名字。

你懒,不自知。让我详细说明一下:

懒官欺曹,分懒兵。

懒惰的母亲哭冷,懒惰的丈夫和饥饿的妻子哭,

猫懒老鼠不走,狗懒贼不疑。

仔细观察宫内的一切,

只有懒言最害人。

门徒们,听着指令:

月亮会偷懒。

用笔从零开始写一篇文章,

坚持在座位的右边是一个警告。

为了教导学生重视学习和劳动生产的结合,他写了另一首歌谣:

258,江门集市,既买锄头又买书。

田地可以耕种,书籍可以阅读,半农半儒。

这些诗词内容丰富,富有文学性,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也吸引了广大群众去阅读。

1466年,陈白沙收到顺德郡钱普的信,劝他趁着新帝大典,好好教书,整顿朝纲,博取功名,报效国家。于是决定再去一次京城,再去一次太学。陈白沙38岁。掌管国子监的官员是兴让,他献了一杯酒。曾经和陈白沙一起参加陈武(1448)的科研,陈白沙拿到副榜(相当于预备生)。邢让是中进士,在翰林院当庶吉士,编《皇帝实录》,刚升为国子监祭酒。邢让打算考考陈白沙的学识,让他写一首《和杨贵山》的诗。杨贵山就是师洋,北宋的一位学者。他出身秀才,在龙图阁获得学士学位。他学识渊博,写了一系列名为《今日不会再得》的诗,远近闻名。陈白沙凝神沉思,过了一会儿,拿着毛笔走了。诗写好后,朝中一批有志之士惊叹不已,争相传诵。邢让称赞白沙复出是真正的儒家,并向吏部高官魏傲推荐陈白沙为司官。后来陈白沙确实接到了官诏,不过是吏部衙门里的一个低级小吏,负责案件的记录、抄写、核对,并密封送达。

陈白沙是个老实坦白的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动,威武不能弯。因为不屑于讨好朝中权贵,惹怒了当时的官邸侍郎殷浩,遭到权贵们的反击和陷害。清官对陈白沙有无限的同情和保护。四年后,陈白沙42岁,再次参加考试,因奸臣玩弄权术而失败。陈白沙笑了笑,决定回南方。

陈白沙回到江门,和母亲、妻子、儿女、哥哥一起献上一首诗,庆祝天伦之乐。从此,陈白沙潜心研究哲学,复兴教坛。当时陈白沙的名声远播,各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要求收徒,入学受教。陈白沙从教十余年,许多学生受益于他的教导,成为朝廷栋梁,从而形成了江门学派。

1483(明成化十九年),陈白沙五十五岁。由于两广总督朱颖的推荐,广东左政使邵鹏应诏进京,向朝廷进贡。经过半年的旅程,我到达了北京。当时已经升任吏部尚书、过去与陈白沙有矛盾的实力派官员殷浩,仍然心存怨恨,霸气十足。陈白沙只好称病,要求延期。最后,我给唐宪宗写了一份《乞修》,请求允许他回家侍奉年迈多病的母亲。皇帝被《乞修养》这篇文章感动了。他觉得陈白沙不仅学习好,而且值得孝敬。获准回到养母身边,并被授予“国子监检讨”的称号。

此后,陈白沙隐居,侍奉母亲,继续讲学,培养了许多人才。后来身兼礼部、官部、兵部的重要官员詹若水,文华亭大学士士卒赠给太师的名臣梁楚,都是他的弟子。

陈白沙诲人不倦。除了教授经典、历史和文学,他还努力创新和务实。在业余时间,他经常和学生们在野外练习骑马和射箭。

陈白沙擅长诗歌、书法和梅画。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保存了1977首各种体裁的诗歌。他的诗格调很高。从他的诗歌创作可以证明,陈白沙是一位善于运用“诗教”的名人。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被他的学生编成《白沙全集》,世代出版。

陈白沙的书法独树一帜。他习惯用自制的“毛龙”笔写字。毛龙笔由龟峰山生长的坚韧茅草制成,字体苍劲有力,风格独特。

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陈白沙病逝于故土,享年72岁,谥号“文公”。1574年(明万历二年),朝廷在白沙乡建家庙,并赐对联和纪念像。额曰“崇正堂”,廉曰:“道学三千年,传孔孟,学邵澄、朱。”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皇帝命他拜孔庙,他被尊为“岭南一人”。如今,残存的白沙寺、碧玉楼、白沙墓、白沙先生钓鱼台等都成为游客参观、瞻仰的古迹。如今,江门市人民政府已建成以白沙庙为主体的陈白沙纪念馆,并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江门市的一处旅游景点。

行情

学贵知疑,大疑大进步;小疑惑小进步。怀疑但能问的人是知识的一半。

学会提问的价值在于知道自己有疑问的时候就应该提问。大题大进步,小题小进步。有疑问就提问,是知识的一半。

怀疑者是觉醒的机器。知其可疑而思之,其悟不远矣。如果你认为你知道,停止是没有用的。

怀疑是觉醒的机会。如果你知道一些可疑的事情,想问一下,那么选择的时间就不远了。如果你只是认为你知道,你就会停止,这是学习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