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唐朝的一个和尚,会说几百种汉语。他有哪些重要的翻译作品?

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玄奘翻译了《瑜伽大师地心说》、《摩诃婆罗多经》等75部经典和学说,卷数***1335,丰富了中国的宗教文化,保存了珍贵的古印度佛教经典。

1.翻译家玄奘,唐代高僧,姓陈名熙,唐代洛阳人,中国古代四大翻译家之一,俗称三藏法师、唐僧。

他将75部梵文佛经翻译成中文,同时将中国经典《老子》翻译成梵文并传播到印度,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玄奘天资聪颖,从小就对佛教感兴趣。11岁时,他熟读《北京经》、《维摩诘经》等佛教经典。13岁出家。他游遍世界各地,拜访名师,研读佛教经典。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东汉传入中国。佛经主要用梵文书写,当时流行于天竺。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经典也被后来的一些僧人翻译成中文,比如达摩菩萨,所以当时既有汉文佛经,也有梵文佛经。玄奘小时候出家,在寺庙里开始接触梵文。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玄奘发现前人翻译的佛经有很多问题,促使他下定决心去佛教发源地天竺查梵文原文。

二、唐太宗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经兰州、瓜州,过玉门关,再过漠河燕莎,到达今天新疆的哈密、高昌、焉耆、库车、阿克苏等地,途经今天的塔什干等地。

他去那里学习了四年,到达印度中部摩揭陀邦的那烂陀寺,在那里苦读印度佛经五年,被当地人誉为精通三藏十德之一。后来,他继续在南、东、西印度求学四年,然后回到那烂陀寺,用梵文为寺内僧人讲佛经,还用梵文与当地僧人辩论,使他声名大噪。

算下来,玄奘* * *在西域学习生活了十七年,徒步走了五万里,走遍了中南亚110个国家和地区,收集了657部梵文佛经。十七年后,玄奘回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受到唐太宗的亲自召见。唐太宗非常欣赏玄奘在国外的经历和成就,命他在鸿福寺专心翻译取回的梵文佛经。后来,他专门为他建了贤治和转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