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
在历史时期,气候不仅在温度上周期性波动,引起温度的变化,而且在湿度上也发生变化。总的来说,暖期和湿期,冷期和干期是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都有干湿波动,不能一概而论。朱等人认为,气温的变化快于降水量的变化,且降水量的变化大于气温的变化。在历史时期,气候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同步。2000年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
1973年,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周期性气候波动的基本情况。他认为汉朝是一个温暖的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一直推迟到唐朝。唐朝末年后气候再次变冷,15世纪逐渐进入小冰期,呈现双峰三谷的结构,直到20世纪初气候变暖,小冰期结束。汉代和唐代是年平均气温比现代高2℃左右的温暖期。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气候学和历史地理学。但近年来,由于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进行了补充。
朱等人认为,自2000-3000年以来,中国的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期)寒冷干燥的气候;
春秋至西汉早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公元前1世纪)气候温暖湿润;
西汉后期至北朝(公元前65438年+0世纪中叶至6世纪)寒冷干燥的气候;
隋唐时期(7-8世纪)气候温暖湿润;
晚唐至北宋(9-11世纪)凉爽干燥的气候;
晋初(12世纪)的干湿气候
金代后期和元代(公元13年和公元65438+4世纪上半叶)凉爽干燥的气候
明清时期(14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气候寒冷干燥。后来很多地理学家对中国的气候变化做了进一步的修改,但总的趋势是这样的。
在历史时期,气候不仅在温度上周期性波动,引起温度的变化,而且在湿度上也发生变化。总的来说,暖期和湿期,冷期和干期是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都有干湿波动,不能一概而论。朱等人认为,气温的变化快于降水量的变化,且降水量的变化大于气温的变化。在历史时期,气候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同步。
温度和温度区1。冬季温度分布(1)。
从6月5438+10月的等温线图可以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这条线以北(包括北方地区、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内陆)除部分地区气温在0℃以下,黑龙江漠河最低气温在-30℃以下。这条线以南的气温在0℃以上,海南三亚最低气温在20℃以上。所以南暖北冷,南北温差大,是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因此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较少。同时,我国南北纬度相差50℃,南北高度差异显著,导致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南北温差大。冬季风的影响冬季经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从蒙古和西伯利亚吹来,北方地区首当其冲,从而加重了北方的寒冷,加大了南北温差。2.夏季(7月)温度分布
从7月份中国夏季等温线图可以看出,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山区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方很多地方在28℃以上。新疆吐鲁番盆地7月平均气温32℃,是中国夏季最热的中心。因此,除青藏高原等地势较高的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差异不大,这是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原因如下:夏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和热量普遍增加。此外,由于北方纬度高,白天长,获得的光和热相对增加,缩短了与南方的温差,所以全国气温普遍较高。
温区划分与栽培
温度带
积温≥10℃
生长期(天)
分布范围
农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热带
& gt8000℃
365
海南省和云南南部、广东和台湾省
水稻一年三熟。
大米、甘蔗、天然橡胶等。
亚热带地区
4500℃—8000℃
218—365
秦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即南方大部分地区)
一年两三季。
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等。
暖温带
3400 —4500℃
171—218
黄河中下游大部和南疆(塔里木盆地)
一年一茬到两年三茬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中温带
1600 —3400℃
100—171
东北三省、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每年一次。
春小麦、玉米、亚麻、大豆、甜菜等。
低温区
& lt1600℃
& lt100
黑龙江省北部一小部分,内蒙古东北部一小部分。
每年一次。
春小麦、土豆等。
青藏高原
& lt2000℃(大部分地区)
0—100
青藏高原
在一些地区,它一年收获一次。
青稞等
3.中国的温度带中国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大部分作物在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所以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日子通常称为生长期。生长期内日平均温度累计的总温度称为积温。一个地区的积温反映了该地区的热量状况。根据积温的分布,中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不同温区热量不同,生长期不同,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明显不同。降水量和1的空间分布。干湿地区年降水量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800 mm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淮河-秦岭-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的南端。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其南缘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鲁番盆地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9毫米,是中国的“干旱极”。中国东南部和南部地区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台湾省东部山区超过3000毫米,东北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超过6000毫米,最多的一年为8408毫米,是中国的“雨极”。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地区间差异很大,一般沿海多于内陆,南部多于北部(青藏高原除外),山地多于平原,山区迎风坡暖湿空气多于背风坡。2.降水的时间变化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是降水在一年中的分布。我国降水的季节分布特征是:每年的雨季从4-5月开始,约10月结束,持续约6-7个月,降雨集中在5-10月;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每年的雨季开始于7-8月,结束于9月。雨季持续2-3个月左右,雨水集中在7、8月份。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在夏天和秋天多雨,但是在冬天和春天很少下雨。年际变化是降水在年与年之间的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一般多雨地区的年际变化小于平均气温,少雨地区的年际变化较大;沿海地区年际变化小,内陆地区年际变化大。内陆盆地的年际变化最大。3.季风活动以及中国季风区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主要是由季风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源于西太平洋热带海面的东南季风和赤道附近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将暖湿气流吹向中国大陆,成为我国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在夏季风正常活动的年份,每年4、5月暖湿夏季风向南岭及其以南推进。广东、广西、海南等省进入雨季,降水量较之前有所增加。6月,夏季风向长江中下游推进,秦岭-淮河以南广大地区进入雨季(部分地区除外)。此时,江淮一带正下着绵绵的雨。因为那是李子黄色成熟的季节,所以被称为梅雨天气。7、8月,夏季风向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推进,华东、东北进入雨季,降水量较7、8月前明显增多。9月,北方冷空气影响增强,暖湿夏季风在其推动下南撤,北方雨季结束。5438年6月+10月,夏季风退出中国大陆,南方的雨季也结束了。
干湿区域的划分
年降水量(毫米)
干燥和潮湿条件
配送区域
植物
土地利用
潮湿地带
& gt八百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最南端(藏南谷地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三省东部。
森林
以稻田为主的农业
半湿润地区
& gt名流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东南部(藏南谷地北部)
森林草原
旱地农业
半干旱地区
& lt名流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部分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
草地
草原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干旱带
& lt200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西部高原、青藏高原西北部
沙漠
高山畜牧业和绿洲灌溉农业
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冈底斯山西部和北部,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很少。所以唐诗中有句名言“横笛何须怨柳,春风不过玉门关”。传统上我们把夏季风能够控制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力量难以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4.中国干湿地区的干湿状况是反映气候特征的标志之一。一个地方的干湿程度是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决定的。如果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该地区将是潮湿的,如果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该地区将是干燥的。干湿状况与自然植被类型和农业密切相关。我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个干湿区。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纬度广阔,距离海洋的差距很大。再加上地形不同,地形类型和山脉多样,所以气温和降水的组合也是多样的,形成了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来看,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按温度带划分,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从干湿区划分,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此外,同一温度区可以包含不同的干区和湿区;同一个干湿区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同一气候类型下,也会有热量和湿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得气候更加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是显著的。我国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特点,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由于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西南也靠近印度洋,气候受大陆和海洋的影响很大。冬天北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天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降水少,气温低,尤其是北方。夏季风来自东南的太平洋和西南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期(非季风区除外)。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泛,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最典型的地区。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我国气温冬低夏高,年变幅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是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所以中国的季风气候是大陆性的,也叫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的优势复杂多样的气候使得世界上大部分的农作物、动植物都在中国找到了适合生长的地方,这就使得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动植物资源。比如玉米,它的老家在墨西哥,在中国广泛种植,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甘薯最早在浙江引种,并在全国广泛种植。中国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也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夏季气温较高,热量条件优越,我国许多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作物所处的纬度比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国家要高得多。比如黑龙江呼玛县可以种水稻,北纬52。夏季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比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的北非(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半岛多为干旱半干旱沙漠景观。虽然中国的气候在许多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有不利之处。我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往往对我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其中,干旱、洪涝、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我国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多,南方少(干旱案例:云南)。在夏季和秋季,中国的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经常遭受热带风暴-台风的袭击。台风(当热带风暴发展到特别强烈的程度时称为台风)在6月至9月最为频繁。在中国的秋冬季节,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的时候,温度突然下降,产生寒潮(也就是冬天的风)。寒潮会造成低温、大风、沙尘暴、霜冻等灾害。全球气候变化(Global climate change)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发生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变化或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过程,也可能是外部强制,或者是大气成分和土地利用的人为连续变化。
尽管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大多数科学家仍然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要的。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的制定,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正在逐步形成。1992 UNFCCC明确了行动框架,力争将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一定水平,以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气候公约》已收到65,438+085个国家的批准、接受、支持或修正文件,并成功举行了六次所有缔约方都参加的缔约方会议。尽管各方尚未就全面控制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但全球气候变化将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气候变化将使人类付出巨大代价的观念已被世界广泛接受,成为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喜马拉雅山等山地的冰川融化,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隐患;随着海平面上升,中国、上海、广州等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可能面临咸潮的破坏,甚至可能遭遇淹没的灾难。冻土融化越来越威胁当地居民的生计和道路工程设施;热浪、干旱、暴雨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越来越频繁,导致当地居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增加;粮食减产,数百万人面临饥饿威胁;全球每年因腹泻、疟疾和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5万,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翻倍;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不管气候变化的规模有多大,穷人都将受害最深。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因为贫穷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海平面上升、疾病传播和作物减产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