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高二是打基础的关键一年。除了要把高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及时运用到高三的学习中,还要逐步吸收和掌握高三的知识和技能,为高三的复习打好基础。以下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你能喜欢他们!

1,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

一、时间:17,18世纪

背景:①封建专制已经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权力发展的严重障碍。②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文化运动。

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淘汰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①英国(出生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

观点:(1)社会契约造就君主国家;(2)人民授予君主制;(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的君主政体;(4)支持君主专制,干涉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

2.洛克

纠正霍布斯的观点:

(1)国家权力不应该干涉私有财产。

(2)主张君主立宪,权力属于议会和君主。

(2)法国

现状:启蒙中心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封建专制严重。

代表:

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提出了分权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

3.卢梭:(1)论《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理论。

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不及物动词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

(2)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二

第一,三教融合

1,魏晋南北朝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取得了新的进展。

2.隋朝:

儒家学者提出了“三教并儒”的思想,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家为主体,吸收佛道学说。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崇佛、崇儒。佛道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朱成理学:

1,朱成理学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的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朝的统治者提倡尊儒读经。

(2)儒生的努力: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展开;佛道融合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新儒学”。

(3)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成就最为突出,故“理学”又称“理学”。

2.朱成理学的内涵:

(1)程颢和程颐的想法:

天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事万物只有一个正义,主张先有理,后有事。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②朱的思想:

朱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强调理性的源泉在于李瑱,而李瑱是以三纲五常作为道德规范的。强调“存义灭人欲。”

3.朱成理学的影响:朱成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的《四书句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所依据的教科书。朱的学术思想也传到了日本、朝鲜甚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了“斋藤优子学派”。

第三,王陆的心性论

1,陆九渊的思路:

以“心”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出“心”即“理”;强调“宇宙即我心,我心即真理”,认为世间万物皆在我心。

2.王阳明心学的背景:

(1)明朝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理学大师。

3.王阳明的思想是:

(1)更多吸收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为佛”的思想,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估:

明中叶以后,王陆的心学得到广泛传播。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宋明理学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3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尖锐的社会矛盾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重税、连年战争、天灾——农民起义。

矛盾:宋立傲和宋夏战争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2.贫穷和虚弱的形成

弱点——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中兵权,更加守护法律。

贫困——国家财政负担太重,入不敷出。

原因:冗员、官员、费用。

3.庆祝新政

中心:整顿吏治

结果:失败——侵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失败原因)。

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富国之法(理财)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税法、城市简易法、方田平均税法和平均损耗法

作用:政府收入增加,贫困状况改变,社会矛盾缓解。

2、加强军队的方法(整军)

嘉宝法律和马宝法律将监督法国军队。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弱小局面得到改善。

3、取学者之法(教育、用人):

改革科举,整顿国子监,用人唯才。

三、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评价)

1性质:不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地方调整生产关系。

正面效果: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家军事实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局限性:农民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执政危机。

四、结果:失败——侵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失败的主要原因)

有哪些关于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的相关文章?

★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

★高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总结高二历史的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总结高二历史的知识点。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历史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