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艾草的由来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相传唐代妇孺相亲。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草、菖蒲的习俗,据说就是来源于这样一个传说。唐玄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这年五月,黄巢大军到达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出城勘察地形。在村外的一个路口,他遇到一个背着包的年轻女子,一手抱着一个孩子,一手抱着一个大点的男孩。
正急着逃跑。黄巢觉得这个女人没心没肺,想砍她一刀。经询问,她才知道,老大是女方大哥的孤儿,孩子是女方生的。她宁愿让孩子受苦,也不愿让侄子受苦,为的是不辜负大哥的遗愿。
黄巢听了,对这个少妇肃然起敬,认为她是天下少有的义女,于是用剑砍断路边的艾草和菖蒲,让她带回家挂在门上,并严令士兵:“行军途中如遇艾普挂在门上,必须加以保护。”女人半信半疑地听着,但当她回到城里时,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邻居。
第二天是端午节。黄巢大军攻打邓州城,只见家家户户的门上挂着艾草和菖蒲。黄巢果然遵守了对女子的承诺,领兵而去。从此,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的习俗流传下来。
端午节别称
1,端阳节
据荆楚历年记载,此时是仲夏,五月是盛夏,其第一个下午是在阳光下爬山的好日子,故称“端阳节”。
2.中秋节
“午”属于十二地支。在农历中,五月是午月,五与五是谐音,所以端午节又叫“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又叫“五月节”。
3.端午节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广东非常流行,在那里被称为龙船。最初被认为是古代越人祭祀水神或龙神的祭祀活动。
它的起源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龙舟比赛历史悠久,流传了2000多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水上运动娱乐项目,多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船比赛。它传到国外后,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性的比赛。
以上内容要结合实际情况,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