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大学选修论文(急需)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和特点,有利于今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水源。

关键词: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道教旅游资源

1简介

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但旅游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湖北省及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各界关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从多个角度对武当山进行了研究:如王广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刘守华(1991,2001)和李正康(2001,2003)研究武当民俗文化;曹本智(1993)、蒲卓强(1993,2001)研究武当道乐;以及其他学者对武当建筑和历史的专题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季群峰(2001)、廖(2002)参与武当山旅游开发研究,李成(2002)参与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分析。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具有垄断性、典型性、特定性和区域性,能够吸引旅游者,可以开发利用用于旅游的各种要素和事物。基于以上特点,本文试图对武当山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总结。

2独特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中国的根都在道教”(鲁迅,1918),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和推崇,在明代达到顶峰: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和“玄月”(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五仙皆祀”的“五岳之冠”。武当山已成为专门为朝廷祈福的“皇家庙”和“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取得了在道教领域的独占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2.2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大,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建武当,北建故宫”,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武当宫观修建耗时12年,建成了9宫9寺36安堂73岩寺的大型道教建筑群,利用宗教思想成为皇室的统治。

重要的地方。经过不断扩建,武当山寺庙已达2万余座,总面积1.6万平方米,是故宫的两倍多。形成“五里一寺十里宫,玲珑壁”的宏大景象。

独特的选址和巧妙的布局。武当山的建筑选址结合了道教“阴阳经”思想、中国古代“风水”和真武大帝的修仙神话,严格按照政教合一的意图而建。从布局上来说,武当山整个建筑群都坐落在山上,无处不在。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在建设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峰、峰、石、谷,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以全山绝壁上的八宫为主体。众多安堂神龛以自成一体的方式分布在主体建筑周围,庞大的建筑群与山川和谐融合,完美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

严格的整体规划,精湛的建筑技艺,精湛的工艺。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用皇家建筑风格,统一设计布局,整体规划十分严谨,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镀金厅堂——金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技术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外,还有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经堂等。

它反映了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当道教建筑被誉为“补充秦皇汉武遗风,历代罕见。张锦雀林宫之胜,亦世所乏”(见张开东《明代大岳赋序》)。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称其为武当山古建筑群。工程庞大精致,成功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一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

2.3武当武术,天下闻名,自成一派。

武当武术是中国最重要的武术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道士张三丰创立,号称“北有少林,南有武当”。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家拳派”。它旨在修身、防身、保健,

有了静制动,人的“内功”就做晚了。武当武术深受道教影响,崇尚心性道德修养,注重内涵修养。武当功夫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力。现在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享誉世界,深受人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