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甲壳虫大事记
1931年,费迪南德·保时捷画出了大众的第一张设计图。
1934年,希特勒委托保时捷设计了一款价格在1000帝国马克以内的大众汽车。
1935年制造出第一辆22.5马力,700CC的原型车。
1936年10月22日至16年2月22日期间,完成5万公里路试。
1937,已制造30辆样车,完成近240万公里道路测试。
1938年,大众汽车工厂在沃尔夫斯堡开工建设,生产当时被称为“欢乐与动力之车(KDF车)”的甲壳虫。
1939 KDF汽车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27万德国人预订了该车,但战争的爆发让大众汽车工厂变成了生产军备的场所。
废墟-奇迹
1945虽然工厂的63%被炸毁,但甲壳虫几乎在战后立即开始生产,英国军事当局订购了2万辆汽车。
1946 65438+10月14大众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万辆。
1947年,德国车商展厅出现第一批甲壳虫,全年制造8987辆甲壳虫,首次出口荷兰。
1948年,德国有1500个甲壳虫私人用户。
1949年,大众推出甲壳虫出口。20世纪50年代,甲壳虫的出口对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65438年10月8日,两只甲虫从荷兰经水路抵达美国。
1951年,大众汽车总产量达到25万辆,甲壳虫已出口29个国家。
1953年,甲壳虫原来百吉饼形状的后窗被换成了更大的椭圆形窗户,这一代甲壳虫被亲切地称为“小椭圆”。
1954年甲壳虫的功率从25马力提升到30马力,最高时速达到110公里。
1955年8月5日,甲虫总产量达到1万只。
1962第五百万辆甲壳虫下线。
新甲壳虫
1966年推出44马力甲壳虫车型1500,一年后推出34马力经济型甲壳虫。
第10万辆甲壳虫下线。
1968年,大众汽车在广告中首次将其最成功的汽车称为“甲壳虫”。
1972年2月7日,大众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录。
沃尔夫斯堡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于7月1974日上午11: 19下线。
1978年德国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埃姆登工厂下线;同时,在海外,甲壳虫的产量已经达到1000辆/天。
1980年,最后一辆风冷发动机的甲壳虫敞篷车离开了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卡曼公司的生产线。
1981 5月15日,第20辆甲壳虫在墨西哥下线。
1984甲壳虫的价格首次超过10000德国马克。
1985大众停止从墨西哥向欧洲进口甲壳虫。
1998新甲壳虫诞生,墨西哥生产,供应全球。
2002年,随着21517415高尔夫下线,高尔夫产量超过甲壳虫,跃居世界第一。
大众2003年在墨西哥生产的新款甲壳虫敞篷车在德国上市。
2003年7月3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驶下大众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总产量达到265,438+0,529,464辆,超过福特T型车,成为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最成功的车型之一。
2012年,全新一代甲虫盛开诞生。
2013为了满足更多人对进口车的需求,上海大众于2013与奥迪股份公司签署了进口协议。原装进口旗舰豪华SUV途锐、高端商务车迈特威、多功能全能MPV夏朗,以及时尚轿车甲壳虫和尚酷都纳入其进口车销售。
2014甲壳虫
新一代甲壳虫敞篷车的外观将延续大众的“新经典”设计,融入大众家族式的简约风格,同时保留甲壳虫70多年来的经典外观风格,如圆形大灯、突出的翼子板设计等,沿用多年。
动力方面没有太多新鲜感。全新甲壳虫敞篷版的动力系统与硬顶版完全相同,包括1.2TSI、1.4TSI和2.0L发动机三款汽油发动机,首批引入国内的两款车型将为1.2T和1.4T..
2014甲壳虫新增1.8TSI车型。
发动机更换为搭载1.8TSI发动机的车型。据悉,该车搭载大众第三代EA888发动机。与之前相比,新车价格基本保持不变。
由于各国对大排量车的环保税增加,很多厂家开始更换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大众此举也是为了迎合这一要求。据悉,新款1.8TSI手动六速基本款在美国的起售价为21395美元(约合12.9万元人民币)。敞篷版起价2565438美元+0.70元(约合人民币65438元+0.52万元)。
性能方面,大众基本上让新的1.8TSI发动机的性能与之前的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同。这台1.8TSI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是125kW。扭矩方面,之前提升不大,但是峰值扭矩的介入转速降低了700转左右,意味着新车提速来得更快更早。不过排量降低最直观的效果还是在油耗方面。新车百公里综合油耗已经比以前低很多了。
甲壳虫在国内市场推出了1.2TSI、1.4TSI、2.0TSI三种发动机,相比这三种排量,1.8TSI引入国内市场意义不大。不过国内已经引进了第三代EA888发动机的生产线,相信很快会有更多搭载这款发动机的国产车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