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为什么中国文明会有三个空白期?
历史学家认为,夏朝是公家的分水岭,也是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的分界线。但在夏朝以来的1300多年里,中华文明出现了三次空白期。这期间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第一个空白期,大禹把皇位传给儿子后,夏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康失势,少康复辟。从邵康即位到孔家时代,近300年是空白期。发生了什么事?至今没有权威答案,正史也只记载了哪些国王在位,具体事项没有明确记载。
第二个空白期是孔嘉继承皇位后,夏朝逐渐开始衰落,直到末代王桀登基,最后被诸侯殷商所灭。商汤死后,伊尹掌权,废立。但伊尹之后是几百年的空白期,大概600年。除了武丁、盘庚统治时期的一些记载外,其余全是空白。
第三个空白期出现在商纣王亡国之后。周武王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地位,而周武王的卒年则存在争议。《史记》记载攻周的第二年,而《逸周书》说死于那一年。至于具体时间节点,无从考证。
周武王之后,周成王继位,西周的历史陷入了一个空白期,大约持续了100年。公元前841年被称为“* * *和元年”,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是这个“* * *和”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无法测试,众说纷纭,争议很大。
前两个空白期,世人对夏商时期断层的认识基本处于猜测状态。直到现代殷墟出土文物,人们对殷商的认识才逐渐加深,但却难窥全豹,夏商代仍笼罩在历史的迷雾中。
至于西周一百多年的空白,很多学者推测是周厉王挑起叛乱,导致自己的皇位被废黜。诸侯推举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直到周公长大后,政权才交还给新王。这一事件被称为“* * *和裁决”。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被推翻下台后,诸侯推举* * *伯和摄政王,所以有“* * *和执政”之说。
从“* * *和元年”开始,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空白期,正史和野史都有很多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