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的历史和发展。
首先,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和确立为电影的制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视觉暂留的原理是什么?年轻的朋友们可能小时候见过,玩过一个叫魔盘的玩具。
在一块圆形的纸板上,一边是一只鸟,另一边是一个鸟笼。
当你拉紧绑在纸板两端的绳子使纸板快速旋转时,就好像鸟儿被关在笼子里。
如果我们在黑暗中点上一根香,快速地绕圈挥动,就会看到一圈人。
这些都是视觉暂留现象。
此时,由于反射到我们视网膜上的视频不会立即消失,所以人看到的视频具有在视网膜上滞留的特点。
科学家们已经测试并证实,视频仍然可以在视网膜上保留大约0。l秒后它在眼前消失。
在今天的电影中,胶片上每一帧的影像都是静止的照片。
但是,通过给我们连续运动的错觉,这就是利用视觉暂留原理产生的效果。
其次,电影的发明是在摄影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的。
其实就是指快速摄影,而普通摄影的拍摄对象只能是静物或正在拍照的人,无法拍摄和表现连续运动中的人和物。
据说在19的20世纪50年代,一个摄影师想表现一个人放下手臂的姿势。他采用了以下方法:先拍下举起手的姿势,然后将未曝光的胶片重新装入相机,再拍下一点点放下手的姿势,如此循环,直到手完全放下。
拍一个简单的动作是如此的困难和繁琐。想拍一个快速复杂的连续动作,自然会力不从心。
1872年,美国一个富商和人打赌,当一匹马在奔跑时,它的四个蹄子会同时离开地面。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花了大价钱雇了一个摄影师来拍摄这匹马奔跑的样子。
摄影师在跑道上放了40多个相机进行连续拍摄。花了好几年才完成实验,直到1880。虽然成功了,但是他拍的片子只能放一两秒。
可见,一般的摄影技术是不可能满足电影摄影的需求的。
1888年,法国生理学家马利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用活动胶片制作出了连续照相机,第一次为胶片摄影奠定了初步基础。
此外,符合电影摄影需要的电影必须依靠化学工业及其技术来生产,而电影通过放映机将光影以稳定均衡的速度投射到银幕上并不容易。要看机械工业为制造投影仪提供的先进技术条件。
1894的爱迪生发明了“电影镜”,每次可以放映半分钟,但每次只能一个人观看。琉米爱尔受到缝纫机操作技术的启发,在前期探索和实验的基础上,在制作投影仪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他发明了电影以每秒16帧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门的放映技术,使影像清晰稳定地投射在银幕上供大家观看,最终迎来了电影。
1895 65438+2月28日——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法国里昂的企业家兼摄影师路易·琉米爱尔兄弟在巴黎卡佩辛路14号的大咖啡店印度沙龙7正式向公众发布了几幅自己制作的“动人照片”,如《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浇水的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电影。
世界电影圈和电影史家公认,它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
伟大的电影先驱琉米爱尔为世界电影史写下了光辉的第一页。
8月1896,11,影片引进国内。
当时,外国人在上海徐苑的另一个乡村茶馆放映了一部关于外国人生活的电影,引起了轰动,被称为西方电影。
从那以后,法国、英国、俄罗斯和意大利也把他们自己的电影引进中国,并在餐馆和茶馆里放映。
中国1片是1905,定军山是北京丰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的。
这是一部短剧,由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主演,《定军山》是谭派的保留剧目。
京剧是当时中国最受欢迎和最熟悉的戏剧,谭鑫培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京剧艺术家。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任景丰当时的选择相当精妙,所以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据该报报道,放映时有13《空巷来看的人的动向》。
当然,因为那时还是无声电影时代,任景丰等人只拍摄有很多武术或舞蹈的场景,如志愿服务、刀舞和对抗。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1917
2000年,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电影部.
故事片、武侠片、纪录片、风光片、动画片等一些电影类型已经出现,但基本处于探索阶段。
当时制作的一些电影,如颜和《粉红佳人》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很逊色。
不过,有些电影在当时确实有积极意义。
比如中国1短篇电影《难夫难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性。
1913,美国人出资,中国人拍摄。
庄子的妻子审判变成了1片送到国外。
1931年,1有声电影《女神红牡丹》也诞生了。
30年代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左翼。
文学运动的兴起也标志着左翼电影的兴起。
日本帝国主义在九月十八日和十一月二十八日对中国的侵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在中国的领导下,进步电影人拍出了许多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和相当艺术水平的电影,如《春天》
《蚕》、《桃李劫》、《风暴之子》、《自由之神》、《女神》、《新女人》、《十字路口》、《街头天使》、《狼山蝶血》等。
孙瑜的《野草·花儿》不仅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
《寻找哥哥》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插曲。
蔡楚生的《玉屈光》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家对电影语言的运用更加熟练,推、拉、摇、跟、升、降的手法以及各种蒙太奇手段的运用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1937后,中国电影艺术家拍摄了《长城风云》、《14八百壮士》、《万里在天》等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战斗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后,* * *统治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云月》、《千户灯火》、《三毛的流浪》、《乌鸦和麻雀》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 * *反派的腐败和反革命本质。
物质条件和技术装备较差的解放区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电影企业。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在黑龙江鹤岗成立,奠定了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基础。
解放后,中国电影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不仅建立了许多新的电影工作室,而且一些著名和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也创建了这些工作室。
拍了很多优秀的电影,也涌现了很多新人。
多部电影,如《白毛女》、《铁血战士》、《梁祝》、《聂耳》、《我的一生》等。,也曾在国际上获奖或赢得好评。
十年浩劫,对中国电影产业伤害很大。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影业进入了全面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
许多新题材、新方法、新电影艺术家大量涌现,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以谢晋、陈凯歌和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导演已经拍摄了许多国际知名的电影,如《田芸传奇》、《黄土地》和《红高粱》。中国电影像中国经济一样稳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