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广陵散》有哪些版本历史?

广陵三,又名广陵停,属汉代湘楚调之一。是汉代原广陵地区(今江苏扬州)的一种民间器乐。使用的乐器是笛子和笙,后来它发展成为一种大型的竖琴音乐。汉代蔡邕的《曹勤》载有聂政刺杀高丽王的内容,后世一般认为是《广陵散》。

现存的传记见于明代朱权编的《魔秘谱》,明代编的《冯谖玄聘》、《Xi陆通》,清代的《沁园心全传》、《交安秦谱》、《秦雪》等。乐谱中有“取高丽”、“冲冠”、“怒”、“投剑”等小标题,《聂政刺高丽王》主要描写战国时期铸剑工匠之子聂政刺死高丽王后自杀的悲惨故事。在这方面,蔡邕的《曹勤》更为详尽。因此,古代秦、曲阜艺人把广陵散和的《刺杀高丽王》视为同名异曲。

广陵散中的“三”字,就是“三了”的意思。三乐,存在于先秦时期,是区别于宫廷宴饮和祭祀中的雅乐的一种民间音乐。汉晋时期,《广陵散》曾作为和歌流传。宋代郭茂谦的乐府诗将广陵散列为楚调,可能是因为当时流行于楚地。

广陵散的流传,据《魔秘谱》记载,其第一卷《太古草》为“古人未传之秘”,载有《广陵散》一曲,并注此曲“世有两谱,今赐于隋宫取之人,亡于唐人,唐人亡于民间数年,去建炎室。”

广陵散在历史上曾经红极一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著名古琴音乐家关平湖先生根据《魔秘谱》中所载的曲调进行编曲和演奏,使这支美妙的古琴曲重返人间。

这部作品展示了这样一个故事:聂政的父亲为朝鲜国王铸剑,错过了期限,被朝鲜国王杀死。为了替父亲报仇,聂政花了十年时间练习他高超的钢琴技巧。朝鲜国王召聂政入宫弹琴取乐,聂政趁朝鲜国王毫无准备听琴之机,拔出藏在琴肚中的匕首,将朝鲜国王刺死。《史记》记载的和这首歌的情节不一样:被颜仲子收买,刺死了韩。不管传说是什么,无疑都是激昂愤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