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历史沿革
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隆隆炮声和“中国人要办自己的学校”的号召下,钱光复、吴、陈云堂、等集资创办了中国早期的“上海比德小学”,由前教育家杨命名为“上海比德小学”。“比德”一词与邻近的“德派”接近(意在比德,超越德);蕴含着“君子胜于玉”的深邃意境。“德大于玉”出自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现了一种君子之德,不求一时的炫耀,专心致志于纯粹的追求。学校以“比德”命名,体现了早期教育理念。
校区当时位于老佛爷路(现复兴中路1197号),后在Xi‘爱贤四路’(现永嘉路356号)设立分校。刚开学的时候,学校周围都是农田,南边还有一条小河。只有东西两排平房,共六间教室。之后修建了两层教学楼、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约12间,门楼厕所齐全,校内种植花草树木。学校设置了幼儿园、小学、高中等年级。从第一批50多名学生,到后来逐年扩大到千余名学生,重建校舍,美化环境,一所完整的小学初具规模。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从1945开始,学校的教职员工中大约有8名中共地下党员。在青香的领导下,他们进行地下斗争,积极开展“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爱国运动。在群众中起到了战斗堡垒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9,上海七区中心民族学校(复兴中路65438号+0197,永嘉路356号分校)。
1951年更名为“常熟市中心小学”。
1956学校随区域改制,更名为“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强调学校在整个区域的示范作用。
65438年至0954年,革命烈士秦红军夫人和优秀地下党员、长期教师韩惠如接任校长和支部书记。
从1978开始,改革开放后的学校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
1999,邻近的复兴中路小学被划归为分校,向阳南路203号。
2006年,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该师土地置换合并为复兴中路1197号和嘉善路1号。学校对校舍和场地进行了全面改造,扩建了现代化教学楼层,突出了整洁、优雅、和谐的校园环境。
近年来,学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将优秀的办学传统与自主创新的先进理念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城市文明单位”等多项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