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作品的背景资料一些人。

臧克家的名诗《有些人》是一首能让所有人难忘的好诗。这首歌写于1949年11月1日,是为了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感觉从何而来?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个月。一方面,“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已经被人民推翻;另一方面,从旧中国进入新中国的各类人,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旧社会的阶级和意识形态的烙印。鲁迅式的“有些人”很多,但反面的“有些人”也很多。诗人面对现实,回忆鲁迅生前和死后的社会状况,动情地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又表现了诗人的思想倾向。因此,它是一首真实性和倾向性相统一的抒情诗。

诗的第一节指出当今世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人:一种是“生如死”,一种是“虽死犹活”。“虽死犹活”的人,自然是指当时纪念的鲁迅,是对“不朽”的鲁迅的致敬;但作为一个典型形象,它并不是单指鲁迅,还隐含着许多与鲁迅具有相同品质的人。至于“生不如死”作为反面的人,当然是指坏人。这首四行诗,两句话,是全诗的总帽子,统领全篇。虽然浅显易懂,但容量大,概括性强,发人深省。

接下来的三段(诗的第二、三、四段)分别从形象、思想、感悟三个方面比较了生不如死的人和死而无憾的人。从形象上看,“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虽然趾高气扬,自称“伟大”,但其实无足轻重;而“为人民服务如牛马”的人,虽然俯下身,不起眼,却很伟大。这四行诗源自鲁迅自嘲中的“冷眼看千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诗。诗人发展了鲁迅的思想和诗歌,意象的对立更加突出和鲜明。从思想上来说,“生不如死”的人总想“永垂不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给自己立个碑。而那些“死后还活着”的人,甘愿做无名的野草。他们讨厌杂草作为装饰品的“地面”,总是等着地下火山爆发,把“地面”上的杂草和树木全部烧掉,直到“不腐”为止,大家一起死。这一段是根据鲁迅的《野草铭》“我爱野草,但我讨厌用野草装饰的地面。火往地下跑,冲;熔岩一旦喷出,会烧掉所有的杂草,甚至树木,所以它是不腐的。鲁迅写《野草》和《野草铭》时,正处于一个“彷徨”时期。他曾坦率地承认,当时他还没有找到革命的道路,但他痛恨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这表现了彻底牺牲的精神。最后,从情操的角度来说,那些“生不如死”“他活着别人也活不了”的人,是非常卑鄙丑陋的。而那些“尽管死也要活下去”、“他活着是为了大多数人活得更好”的人,都是很高尚很美好的。

这首诗的第二、第三和第四节是紧接在第一节之后构思的。诗人不为歌颂鲁迅而歌颂鲁迅,但同时也歌颂与鲁迅有同样品质的人,谴责那些自诩比人民“伟大”、想为自己立碑不让别人活的人。这样的对比,比单纯讴歌鲁迅更能显示出诗歌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在后三节(第五、第六和第七节)中,诗人抓住了第一节中提到的两种人与群众的关系,指出了他们不同的命运、不同的影响和不同的结局,即他们不同的未来。这三节是第二、三、四节的逻辑发展。第五节仍然集中在相反的形象。那些“骑在人民头上”自称“伟大”的人,最终会被人民推翻,从高处坠落,不仅无足轻重,还会从地球上消失;至于那些“为人民工作”的人,他们总是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形象被人民铭记。第六节是写两种不同的主观想法,得到两种不同的客观效果:那些想为自己立碑的人,他们的名字比尸体更早腐烂;而那些“宁愿做野草”的人则是“野火不会吞噬它们,它们会在春风中重新长高”。杂草年年长,年年总被百姓惦记。鲁迅如此,和鲁迅一样素质的人也是如此。最后一节写的是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不是不报。还不是时候。那些“他活着就活不下去的人”永远不会有好下场。只要时机一到,他们的命运大家都看得到。至于那些“为大多数人过得更好”的人,人民会把他捧得很高。鲁迅就是这类人的代表。

诗歌的主题一直被认为是对鲁迅崇高品质的歌颂或赞美,这当然是好的。但是,通过仔细的分析和深入的了解,仅仅赞美鲁迅是不够的。很多分析说,诗的主题只是歌颂鲁迅,这可能是因为忽略了副标题“怀念鲁迅的感觉”,诗尾“1949 165438+10月65438在北京”和诗尾“有些人”。作者写这首诗不是作为当年10月19日鲁迅的即兴作品,而是在参加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之后。如果是专门为鲁迅写的,上面的主题当然无可非议。但作者明确说是“纪念鲁迅”,每一节都没有点出鲁迅,而是以“某些人”开头,自然不仅仅是对鲁迅的讴歌。所以这首诗其实是为了纪念鲁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只有这样理解主题,才能概括全诗的内容,挖掘其广度和深度。这是诗人审美理想在诗歌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不管诗人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创造的反面形象揭示了这一点。也说明诗人在两种人的比较中始终只暗示了鲁迅,而没有指出鲁迅。如果只是说这首诗歌颂了鲁迅,那就大大降低了这首诗的容量——它的广度和深度。

这首诗的意境看似平常,实则也奇。诗人既然带着感情工作,就从美感出发。然而,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假,什么是丑。诗人不贴标签,不喊口号,只从自己对世界的深切感受出发,用通俗、亲切、生动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分析说诗人运用了对比或对照的艺术技巧,这当然是对的。的确,这首诗的每一节都使用了对比,比较真、美、善、假、丑、坏。但诗人的对比并不局限于某一首诗,而是贯穿于整体,诗人通过“摆事实”来安排对比。所谓“流传”,就是传统的说法“福”。《有些人》的作者使用对比只是为了“传播善恶”。诗人布置了三种对比:第一种对比,第一节诗中的将军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的对比,主导了全诗。第二种对比主要是形象与形象的斗争过程。第三种对比主要是在历史形势和时代潮流的鼓动下,两个形象的结局和不同结果的对比。正是这三种对比,诗人铺陈出来,成为一首工整而又错综复杂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