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将军石的传说
庄河的自然景观也很独特。漫长的海岸线造就了许多岛屿,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沾染了一种“海赖”的气息。
北方的山区,不仅造就了冰峪沟、步云山这样的美丽景观,也因为大山的封锁,保留了许多淳朴的民风。
南方沿海地区的人更多是从山东搬来的,接受新事物更快,而北方山区的人,多为满族,思想有些保守,但也更单纯。
我认为:正因为有南有海,北有山,东西线,庄河才有别于其他地区,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说庄河历史悠久,文人荟萃并不为过。
追溯历史,庄河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东北的苏申、扶余等古代民族。一个是满族的祖先,一个是朝鲜的祖先,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
经过考古发现,庄河有10多处古人类遗存,其中最著名的是黑岛北部的五屯遗址,出土了许多完整的陶器、石骨、玉器等文物。
到了战国时期,庄河属于燕国。
东北被燕国大将秦凯延至鸭绿江北岸,庄河地区划归辽东郡。从此,庄河被正式划归为中国的地理版图。
上世纪80年代,国家一级文物、有铭文的赵春平侯铜剑在桂云花出土,表明庄河在战国时期与中原有着密切的关系。
南北朝时期,庄河曾被高句丽占领。
东晋元兴三年,高句丽在庄河修建防御工程:成山古城、宣城城、东高丽城、西高丽城。
唐朝时期,唐太宗数次大规模东征,最终收复辽东失地,并设立安东护都。
唐代几次东征给庄河留下了许多遗迹和影响。
留下的古名有关家山、唐二府、桃花铺(花园口)、青堆子、明堂石、歇马山、于冰、马道口。
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接踵而至,东胡族统一契丹崛起,北方建立辽国,庄河属之。
后来划为晋国,直到金灭成元。
明清时期是庄河人聚集的鼎盛时期。
即有从海南过来的山东人,也有北迁的满族人。
既有普通百姓,也有名门望族的后代、文官武将、文人墨客、侠女、道貌岸然的僧人,对繁荣庄河、形成庄河人的特色和优良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朝时,庄河还属岫岩府管辖。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才从岫岩拨出庄河,建立庄河会馆。
直属奉天府管辖。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胜利后,建立中华民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政策。
庄河厅民国二年改为县,直属奉天管辖。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建立伪满清政权。庄河与大孤山合并,组成伪庄河厅办公室,隶属安东(丹东)。
直到1945年光复,庄河被侵略者统治了14年。
庄河人是明朝的将领,像明末的连长毛龙文,占领了石城岛、王嘉岛、大鹿岛,成为占领一方的地方皇帝。
在明朝,有很多庄河人在朝鲜做官。据旧《庄河县志》记载,当时的墓碑记载,宰相之墓在列文庙,镇国将军刘之墓在石城岛,司马之墓在鸡冠山前,王家做官,碑文37条,可见庄河人才济济。
清朝中后期,人才辈出。
清朝忠臣李秉恒出生在马鞍峰山石嘴。
官至第一品,封光禄达,将军建威,忠公。
贾岛年间,小孤山孙堡村诞生了著名的“辽东二进士”之一的舒慕禄。
集经学与文学于一身的多隆阿,曾任金陵、盛京、平阳书院负责人(相当于大学校长)。
还有一个秀才,许,来自老许家在潮南端。
此人无心功名,专于学问,有诗集《湖东诗抄》四卷。
清末民初,庄河文人较多。
从事书画的有200多人。
其中比“铁妹”孙同九的梅花更有影响力。
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严教授评价其后期作品时说:“高生于二百年前的辽宁,孙同九生于近百年。他是辽宁的荣誉……”他的原著《梅林百鸟图》长400厘米,宽40厘米,珍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
晴雨相间的佛教水墨竹画在日本和朝鲜都很有名。
徐韬光的山水,李少阳的隶书,王冠三的隶书,都是名噪一时的。
尤其是以南尖老许家、小孤山孙家、前堡三家为中心,文人书画家更是才华横溢,共同造就了这一时期庄河的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