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无论贫富,别忘了吃六种食物,也别丢了老传统,代表健康和顺。
清明将至,雨水增多,天气越来越暖和!清明节作为中国四大重要传统节日之一,除了扫墓、踏青之外,还有很多饮食习俗。4月5日清明节,不管你有钱没钱,记得吃6种食物,一切都会对家人好!
第一种:青年团
青年团是江南的特色小吃,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团子主要用于祭祀,而现在团子是一种时令小吃。因为做青丸子的时候需要用艾草的汁液,而且清明的艾草特别鲜嫩!清明节的时候,很多南方的朋友会摘一些艾草,做成一个绿色的球,作为春游小吃。
青年团的做法是:
1.将艾草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用清水焯一下,然后取出晾凉,挤出水分,放入料理机中,搅拌成泥状,然后过筛,将艾草汁倒入碗中。
2.取一个锅,加入糯米粉200克,糖30克,玉米油15克,搅拌均匀,加入适量艾草汁,搅拌成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团,搅拌10分钟。
3.面团醒发后取出,揉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团,每个面团揉成圆形,然后压成饼,加入适量豆沙馅,包好豆沙馅,重新团好,放入蒸笼,大火蒸15分钟,取出后刷一层玉米油。
第二种:推包子。
紫腿馒头,也叫枣花馒头,是北方许多地区清明节必吃的食物之一!是一种用面粉和红枣、红豆、黑豆、鸡蛋等配料做成的面食!其实,紫推馒头不仅是一种面食,更是一种艺术品。因为,做包子的时候,人们会用梳子、剪刀、锥子、镊子等工具把面团做成燕子、昆虫、蛇、兔子等形状。蒸出来的面条栩栩如生,又好看又好吃!
第三种:巴巴
巴巴,也叫艾叶巴巴,是一种由艾叶和糯米粉制成的传统小吃。在湖南、贵州等地,食用历史悠久。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清明节和寒食节必吃的食物之一!
艾蒿粑粑的做法:
1.取适量艾叶,清洗干净,放入清水盆中,浸泡12小时,然后放入开水锅中,用清水焯一下,取出放凉,再放入清水盆中浸泡12小时。
2.取出浸泡过的艾叶,挤出水分,切成块,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糯米粉,搅拌均匀,加入适量水,揉成略干的面团。
3.将花生和芝麻炒熟,放凉,卷成块,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取适量艾叶面团,压成饼,加入适量花生块,然后包好,放入模具中,压好,倒扣在柚子叶上,上锅蒸10分钟。
第四种:痱子
粽子是一种酥脆可口的油炸食品,也是很多地方清明节和寒食节必吃的食品之一!北方痱子以面粉为主,南方以米粉为主。炸出来的痱子又红又亮,香脆可口,特别好吃!最后提醒大家,痱子虽然好吃,但是属于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不适合过量食用!
第五种:枣糕
枣糕,也叫推糕,是北方地区清明节必吃的传统小吃之一!以前的枣糕一般都是用酒醅和一些大枣蒸的。现在除了蒸枣糕,人们还会放在烤箱里烤,又甜又软,老人小孩都爱吃!
红糖枣糕的做法:
1.准备80克大枣,清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入60克牛奶,小火煸炒至牛奶完全被大枣吸收,关火。
2.取一个无水无油的盆,放入五个鸡蛋,120g红糖,滴两滴柠檬汁,用打蛋器打至原来大小的三倍,加入枣粒,画出锯齿形,搅拌均匀,然后分三次筛入150g低筋面粉,搅拌均匀。
3.加入1g盐、2g小苏打、3g泡打粉、80g玉米油,混合均匀,倒入带活动底的蛋糕模中。模具可以用一圈吸油纸围起来,摇几下,把气泡摇出来,然后撒上适量的白芝麻。
4.把烤箱调到150度。预热10分钟后,将模具放入烤盘,温度调至160度,烘烤35分钟。你可以吃它。如果看到枣糕在最后十分钟已经上色,可以在上面盖一层锡纸,防止枣糕烤糊。
第六种:鸡蛋
鸡蛋营养丰富,是我们每天必须吃的食物之一!在清明节的这一天,许多地方都有吃鸡蛋的习俗。相传在先秦时期,很多地方都有禁火的习俗。人们提前煮好鸡蛋,留到寒食节吃。建国后,寒食节和清明节一直在一起,清明节吃鸡蛋寓意:您一年到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糖醋鸡蛋的做法:
1.在热锅中加入适量猪油,将猪油烧开,加入6个鸡蛋,将鸡蛋煎至金黄色。
2.另起锅热油,放入蒜末,炒香,加入适量番茄酱,翻炒均匀,加入适量水,加入适量盐、酱油、糖、白醋。
3.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放入煎好的鸡蛋,炖2分钟,转大火收汤,待汤收至浓稠后,关火出锅,将鸡蛋放入盘中,倒入汁液。你可以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