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人才
他在当时主要的主流文化领域,如诗歌、文人画等,都取得了一流的成就。任何在其中一个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的人都将永垂不朽。苏轼智勇双全,真是太神奇了!尤其是他的散文,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散文的最高成就,与西汉司马迁的历史散文相得益彰。我想,在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比苏轼更努力学习,比苏轼更有阅历,比苏轼更坎坷命运的人是很多的。但如果他们能有苏轼十分之一的成就,五百年才有一次称得上天才。
所以苏轼的成就,天赋占99%,勤奋和其他占1%。这样的天才五千年才有一个,也算是万年一遇了。李白:这个疯子兼酒鬼,凭借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超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和苏轼是文学史上最具童心的天才,而李白则更加天真自由放荡。“诗仙”这个词真的是他最正确的称呼。他就像是在太空中吟唱那些婉约诗篇的仙女,让五千年的诗坛成为他独享的天堂。
蜀道难,天目梦游,入酒,古诗五十九首,那些天庭绝句,都是他随便摘的天上的星星。用的话来形容李白:“子的文章是人写的。
当大地张开时,云蒸雨落。播种一切是伟大的。
巧妙的自然、人力和应用?再比如长河,浩渺无羁。万腹泻,末强尤甚。
至于文字,至于这个。意气风发,发扬豪情。"
曹雪芹:写出《红楼梦》这部奇书的伟大小说家,虽然距离现代只有200多年,但挖掘出的生活信息还不到1000多年前李白的十分之一。然而这并不影响他成为李白之后最罕见的天才。
毫不夸张地说,《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索伦的三部代表作加在一起,也不会有《红楼梦》的一半伟大。
再过几百年,当中国复兴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一流学者,汉语成为世界最流行的语言,《红楼梦》作为世界小说的地位必然得到世界的认可。《红楼梦》简直就是一部完整的人物谱,一部完整的文体汇编,一部人生百科全书,一部历史百科全书。《红楼梦》读一遍,等于又活了一遍人间。
凭借一部小说,成为两百年的杰出学者,古今中外,唯有曹石。屈原:屈子本不想当诗人,却被迫成为大诗人。
这个偶然成为诗人的政治家,因为政治抱负无法付诸实践,发了几句牢骚,开启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浪漫诗歌传统。很多作家刻意想开一个学派,但只是昙花一现;而这个终日忧国忧民的憔悴老人,却成了文远的明星,发着牢骚,提着几个问题,唱着几首悲歌。
尤其是《离骚》,至今仍是诗歌中最伟大的作品。他500年都找不到像样的诗人,却能在童年写出整个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篇。这种技能除了天才是无法解释的。
徐渭:这是真正的神经病,是苏轼之后真正的全能艺术家。他的诗词、书法、绘画、戏曲,涉猎广泛,成就很高,几乎可以和东坡比肩。
特别是他开创的写意花鸟画这一独特画风,扭转了花鸟画在画坛的地位,最终成为近四百年来中国绘画的主流品种。郑板桥自称是徐渭的“走狗”,齐白石的“恨不生三百年,为青藤磨墨理纸”。
然而他的一生却一直与贫穷、疾病、勾心斗角、猜忌、死亡、暴力交织在一起,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中年开始学画,53岁杀妻案公布后才开始投身文艺创作。在那些摇摇欲坠的房子里,一个从南方转向北方的人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成就了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读袁宏道的《徐文长传》时,我常常感叹:自古妒英才,本性难移!李贽:如果说明清时期中国与世界一起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那么李贽无疑将成为中国的卢梭和东方的伏尔泰。四百年前,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大胆提出了“王公等于庶人”的平等思想,指出“忠君”的本质是“无知”,要求人性自由发展。他是自秦汉思想禁锢开始,两千多年来中国唯一一位紧跟世界思潮的大师。
司马迁:后世很多史家并不比他逊色,因为他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搜集鸿福史料。但是,要写出一首“史家绝唱,离骚无韵”,必须要有过人的才华才能做到。
当司马迁被残酷囚禁时,他想死。他没有必要写历史,但他清楚地知道,只有他的天才才能完成一部千载难逢的历史巨著。
杜甫:近体律诗终于在这里成熟,终于在这里达到顶峰,终于在这里有所突破。当七言律诗成为古典诗歌的最高形式时,杜甫以他那善于带着镣铐跳舞的绝世天才,坐在了近乎肉体律诗的最高殿堂。
杜甫的天才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天才,但文学史早已证明,在格律诗领域,没有人能凭着努力达到杜甫十分之一的成就。汤显祖:看了汤显祖的戏剧,又看了翻译的莎士比亚的戏剧,感觉语言有嚼蜡的味道。
我不懂英语,看不懂莎士比亚的原著,但如果说莎士比亚是英语世界最有才华的戏剧大师,那么汤显祖无疑是华语世界最有才华的戏剧大师。如果莎翁读过《牡丹亭》,他可能会羞于停笔。
曹志:是的。
2.中国古代四大才子是谁?他们也被称为“吴门四才”,指的是明代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自由散漫的知识分子。一般来说,它指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
1,唐伯虎擅长山水、人物、花鸟。他的山水画早年师从周忱,后师从唐力、刘松年。他改之,画山画山,用小斧劈之,雄伟险峻,但笔法精细,布局疏密,风格飘逸俊朗。人物画多为仕女和历史故事,继承唐代传统,线条清晰,色彩艳丽典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他也是写意人物,用笔简洁有趣。他的花鸟画写意,洒脱,格调高雅。除了绘画,唐寅还从事书法,师从赵孟頫,书法风格奇幻俊朗。有一些代代相传的画,如《骑驴归乡》、《山路松音》、《明明》、《王叔宫妓》、《李端端居》、《秋风与扇》、《龟兹爨》。
2.祝枝山(1460——1526),本名希哲,生来左手六指,故名山治,又名“祝枝山”、“朱京兆”。常州(今江苏吴县)人。朱云明从小就表现出很多艺术天赋。“五岁能写大字”,九岁能写诗。明弘治五年(1492年),任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府。嘉靖元年(1522年),官至应天府(今南京)。嘉靖二年(1523),因病归李。嘉靖五年(1526年)去世,享年67岁。
3、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宿,字郑明。四十二岁开始用行字,行字比较次要。因前身衡山,故名衡山居士,世称“文恒山”。曾任官翰林,生于常州(今江苏苏州)。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享年九十岁。他擅长诗歌、书法和绘画。他是白居易和苏轼的诗人。他在吴宽受教育,在李英镇读书,在深圳学画。
4.徐祯卿(1479-1511),常熟梅李镇人,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素有“吴中诗人冠”之称,是吴中四大才子(又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以“江左家家,雾月扬州花木”的绝句而闻名。
徐祯卿天生聪明,文理科都缺。他说“家里没有书,但什么都有”。早年,他在吴宽学习文学,在李英镇学习书法。在文学体裁上,他与、何敬明、康海、王、边贡、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要学秦汉,古诗词要赞汉魏,近宗法制兴盛于唐代。王士禛《忆颜渊言》引用了“烟月扬州,江左家家文章,扬州花木”的绝句。书法也是必须的。王世贞曰:“二君待圣旨精妙,幼草主怀素,仿苏(石)、黄(廷剑)、米(郭)及《纪王书序》,取《纪王书序》之得失,使其老化,成一家。”
3.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才子各有什么特点?历史上真的有四大才子。他们不是同时期的江南四大才子,也就是所谓的“吴门四大才子”。他们指的是明代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自由奔放的文化人。
一般来说,它指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唐寅,唐伯虎(1470~1523),字伯虎,字魏紫,别号“江南第一风流书生”,苏州人。
明代著名的画家和作家。绘画与沈、、齐名,史称“明四家”。
诗词歌赋送给文徵明、朱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位列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祝枝山朱允明(1460-1526)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名山治。因为他的右手多生了一根手指,所以他生了自己的手指。
江苏常州(苏州)人,出生于一个七代官宦的奎儒世家。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
文徵明,文徵明人(1470~1559),原名壁,字,后字郑中,止云,谥号衡山居士,号文衡山。常州(今苏州)人。
吴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
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并称“明四家”。54岁的时候,54岁的时候,龚升试着做官,他被授予国子监待诏,所以他把它叫做待诏。
徐祯卿,徐祯卿人(1479-1511年),字长谷,又名郭昶。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
明代作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
以“江左家家,雾月扬州花木”的绝句而闻名。
4.中国古代有哪些才子?庄子:傻傻的,我以为庄子应该在文坛有地位,而且应该有很高的地位。
一般认为,百家争鸣的哲学味道最重。但庄子不是。他的文学品味不比哲学差。
《庄子》的气象如诗,体裁为散文,寓言有小说的意味,有些地方还带有戏剧性。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不可能再找到一个这样的人物。
魏晋玄学源于《庄子》,后来禅宗把《庄》、《易》作为必读之书。所谓诗禅,就是诗有禅味,禅有诗心,这一切都是受庄子的影响。
庄子对中国文坛的影响绝对是第一位的。所以,认为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才子,并不过分。屈原:可以说庄子对中国文坛的影响是精神上的,但屈原精神不值一提。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醒,我独醉”也未尝不可。
总之,屈原的一生注定与政治结缘,这是他得分的一个关键,自然少了庄子的超脱。然而《楚辞》与《诗经》相比,毕竟是骚坛杰作。说它没有影响力是不公平的。基于此,我们不能忘记屈原。
陶谦:陶谦是陶渊明。在中国的文人中,不想做官的真的不多见,而这些不想做官的人当中,有大才的更是屈指可数。
庄子是一个,严光是一个,陶谦是另一个。陶谦不能超越庄子,但比严光更典型。
严光因政治原因而出名,但陶谦不是。而且,陶谦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盛唐时,王、孟宗都属于他的家族。陶谦:陶谦是陶渊明。
在中国的文人中,不想做官的真的不多见,而这些不想做官的人当中,有大才的更是屈指可数。庄子是一个,严光是一个,陶谦是另一个。
陶谦不能超越庄子,但比严光更典型。严光因政治原因而出名,但陶谦不是。而且,陶谦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盛唐时,王、孟宗都属于他的家族。
李白:谁不知道李白?谁不是看着李白的诗长大的?从知名度来说,李白绝对可以跻身中国五千年十大历史人物之列。很多人说是。虽然很多人不知道它有什么好,但可以说李白的影响力是诗人中世界上最好的。在中国人眼里,他的地位甚至高于西方人眼里的拜伦。
李白是个官迷,但好在他这辈子没做过官,所以一直保持着清白。但我也相信李白绝对不是做官的料。
5韩愈:不可否认,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影响力相当大。散文没什么好说的,诗歌差一点,勉强过得去。
他发起古文运动,影响了唐宋至少几代人。只是这个人说话有点跑调,也是真真假假。
说他是真的,是因为这首诗和这件事:“一封信早打九天,晚打朝阳路八千。欲为圣人消灾,愿衰惜老。
秦岭的故乡在哪里?雪挡住了蓝马。知道你远道而来,应该是有意为之,好让我在河边收尸骨。"
韩愈因讲真话而不失忠义,被降职。不过韩愈好像也有些拍马屁的毛病,比如他拍的裴度。
不过,官场这种公共生活,难免会有一些应酬,也难怪他。6柳永:比起李白,柳永今天的知名度没有那么大。
但在那个年代,谁不知道刘启?“有井的地方,可以唱柳词。”“谁抄的钱塘调?莲花在三秋十里。
草木无情物,影响长江万里。“谢楚侯的诗,说不清是柳永影响大还是钱塘影响雅。简而言之,一场战争由此开始。
大家都说刘慈的市井味道很重,但我总觉得这里面不乏烟味和阴霾。“月满花,云淡霜。这时,西征的旅客心情很苦,他们被送到齐林去打滚诸湖。但是,他们深情,无言,含泪,回眸,心痛。”
很生动很形象,感觉更像焦平面。”“寒江之外,有两三棵烟树。"
结局很精彩。秦少游没有学过东坡,但柳永、李清照也深受影响,这里列出来估计会有争议。
唐寅:唐寅是另一种。唐寅是唐伯虎,一字之畏,六号俗人,六号桃花庵主人,江南第一才子。
唐伯虎的诗很有特色,句子就是他的身份证,你很难把他的诗和别人的混为一谈。最大的特点是浅近,但好在浅而不厚,近而不俗,这个很难做到。
“桃花坞桃花庵,桃花庵桃花仙。桃花仙子孕育桃树,摘之以饮。”
“我不登对船,也不睡觉。孤城外有草堂,千树桃花。”
“好花难种,不常开。年轻人容易老了,再也回不来了。人生不醉于花前,笑人生是愚。”
这些句子都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这才是唐寅的本色。说实话,唐寅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但在民间,他永远是最可爱的罗本:罗本不是别人,正是罗贯中。
罗本最大的成就似乎只有一部《三国演义》,但不要小看这本书,它非同寻常。在娱乐性上,三国不在金庸武侠小说之下,在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平上,金庸也不能望其项背。
《三国》是悲剧。在《三国志》中,你会读到古曦蜡和莎翁的味道,但《三国志》远比这两者深刻,但它的表达更平实真实。《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只是表现了一个个体对命运的无奈,而《三国演义》讲的是天下,以刘备、曹操、孙权为首,辅以孔明、关羽、张,战场上的将士,被屠戮或被迫逃亡的。大家都很无奈。每个人都是悲剧人物。包装容量是多少?三国有多大气?相比之下,你会忍不住嘲笑莎士比亚的小家。
“古今多少事被人耻笑。”越是开玩笑。
五、中国历史上有才华的皇帝1李煜,南唐皇后。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帝。他的诗歌作品很有名。然而他只会写文字,在政治上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弱者。
2宋徽宗赵霁
字画独一无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术学院雏形是赵霁领导的画院。还发明了“瘦金体”书法,独树一帜,在书坛地位不小。至于字画作品,更是创下了香港和欧洲拍卖行中国作品的最高数量。
3陈、
他也是一位诗人和浪漫的才子。“林在架上,新衣明丽;英虎一开始也进不去,笑着招呼。妖姬面如花露,玉树临风* * *;花开花落时间短,地面一片寂静!”虽然是亡国之声,但是才华横溢。
4唐玄宗李隆基
一位杰出的音乐家,相传连乐十仙女感叹他的才华,亲自降临传授他的仙女紫云音乐。
5魏文帝曹丕
这个位子本该属于他的父亲曹操,但曹操实际上并没有自称皇帝,所以放弃了。曹操父子气势磅礴,曹植才华横溢,所以曹丕的才华往往被人忽视。其实曹丕的文章挺好的,散文在当时的文坛也很有名。
6萧炎,南朝的梁武帝
这是一个佛教徒,一个儒生,一个历史学家,一个文学家,一个全才,可惜,这些应该不是一个皇帝所必须的。
7南朝梁皇帝易
妖童少女,划船;鹬首许会,传羽杯;我会动,海藻会挂,船会动,会开。二七纤腰束素,延古布;立夏后,春末,叶嫩花早。我怕触裳而笑,我怕倾舟而聚。。。。。。采莲赋
这是什么?又是一种颓废的声音,亡国的声音。他在浪漫主义诗歌方面有卓越的造诣。
8杨迪·杨光皇帝
杨光是一个暴君,但他也是一个诗人。代表作《长城窑洞饮马》《秋风里去万里》。万里修建长城做了什么?多聪明的孩子啊,圣徒的营地。树是千古之策,一万亿年。。。。。。"后人认为它“颇有吴伟风格”。
9爱新觉罗·李鸿,清高宗乾隆皇帝
乾隆爱写诗,但文笔真的不怎么样。问题是老人们还是挺自负的。几个典故摊平了,堆积起来就成了无数的诗句。乾隆皇帝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喜欢题字。这棵树长得很奇怪。他想问问题。房子建好了,他想问哪个重要人物死了,或者他想娶个媳妇。没关系,他还是要在古人的诗画上露脸。故宫里几乎没有代代相传的诗词。更何况乾隆大师的艺术品味真的很好,他题写的字画都是收藏价值最高的。就说詹子谦的《游春图》本来就是一幅酣畅淋漓,浑然天成的画。他的父亲坚持在远山之后标注自己的名字,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