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的古城

在中国早期,大多数城市都是用泥土建成的。明朝以后,各地城墙开始大规模砌砖。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历史中,城市都是一副黄秃的模样。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中国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制版技术。所谓板筑,就是在砌墙时,将两块板(板)夹在中间,两块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用木柱支撑住板,然后在两块板之间填土,用杵将木柱筑(夯)紧,再将板和柱移开,形成一面墙。

春秋战国时期,造板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广泛采用挂板夯法,即木棒穿过两边的胶合板,用绳索固定取直,中间填土。这就是《诗经》中提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建的墙比以前更坚固,所以可以消除老方法中两边的斜坡,增加爬墙的难度。当时有些城墙是用土坯建造的(单个土坯的尺寸约为1m×0.4m×0.2m),上下错开,以提高城墙的密度和强度。

自春秋时期以来,中国的城市一直采用这种简单的泥土建筑方法。近两千年后,著名的元大都(北京)城墙仍由夯土建成。这种土制的城墙不是很美观,也不是很坚固,特别是下雨的时候会被雨水侵蚀损坏。当然也有例外。如东晋十六国(公元407年至425年在位)夏国赫连勃勃所建的统万城,就是土城建设史上的奇迹。铜碗城采用“蒸土造城”的方法,即由糯米汁、白土、沙子、熟石灰混合而成。虽然是土城,但和石头一样有坚硬的质地和抗破坏能力。传说负责修建的奇甘·阿里将军非常严格,近乎残忍。他命令人们用铁锥测试墙壁。任何人只要在圆锥体中得到一英寸,就会立刻杀死工匠,把尸体填进墙里。在这种疯狂的高压政策下,耗时六年打造的统万城,建筑质量非常优秀。“强到可以磨刀斧”,完全可以媲美现代水泥。当然,这只是特例。为了保证牢固度和强度,大部分土墙只能向高度、大小、厚度靠拢。比如两千多年前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墙宽20米,楚国都城郢的城墙厚14米。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厚度,这样的作战能力,让人放心。另外,保险起见,除了高大厚实的城墙外,与城墙平行的,还有人工挖掘的又宽又深的壕沟(也可以用来分流河水,成为护城河)。一个大都城,环城的护城河,一般宽达30米,深4~5米。

不过土城也有土城的好处,容易修。比如安史之乱李光弼镇守太原的时候,史思明的军队正在逼近,要增援方圆40里外的太原城肯定来不及。于是他带领军民在城外挖壕沟,命人把挖好的壕沟做成几十万块土坯砖,命人用土坯搭建营寨。损坏的地方,他们用土坯补上。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可谓布局精巧,机关重重。在高大的城墙顶端,有一道连续的凹凸齿形矮墙,建在外侧,称为垛口,又称垛墙。上面有用于射箭和观察的婴儿床,下部有保护墙壁的通风孔。内矮墙叫女墙,也叫“骄”。一般比婴儿床低,起到护栏的作用,防止士兵来回走动时摔倒。此外,城墙内还有环城路和登城路。

在城墙每个城门的中央都有城楼,是城墙顶上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日登高观望,战时主会坐镇指挥,是理想城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在高大的城墙外侧,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段从城墙外侧突出来,这就是马面(又称敌台、墩台、墙台)。马脸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其外形狭长而得名。马脸的用途是与城墙互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三面夹击敌人。其一般宽度为12 ~ 20m,突出墙体外表面8 ~ 12m,间距为20 ~ 250m(一般为70m)。这正符合宋代八股《守城记·守城记》中的记载:“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跃出城外,不减二尺,宽度随地理位置不定,两边直望城角,上有建筑。”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距离正好在弓箭投掷石块的有效射程之内。

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一般在马面上方修建敌塔,可以驻军和了望,也可以存放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战时可利用其突出的高大建筑伺机而动,观察敌情,防止敌人绕城攻城;依靠敌塔从正面和左右建筑物之间的交叉火力,随时连接点和线,编织严密的高空火力网,打击敌人,也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城墙四角的角台各建有一座塔,称为角楼。炮塔朝向与大墙成135度角,高度和体积介于炮塔和敌塔之间。主要用于弥补城墙拐角处的防守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个城墙的防守能力。战时,炮塔内守军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以从各个角度监视和打击来犯之敌。

从军事进攻的角度来看,理想城市最薄弱的环节自然是城门。所以城市的设计者自然会加大保护力度,加强防御能力。较小的城市通常配备吊门或吊桥,较大的城市则配备陶罐。翁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城,又称月城,是专门用来防守城门的。武林高手守城前一集记载:“城外骨灰盒是圆的还是方的。视地形而定,高而厚如城池,但左右开阔地。”即使敌军突破瓮门,仍有正门防守。由于瓮中之地比较狭窄,不容易发动大规模攻击,减缓了敌人的攻击速度,而城墙顶端的守军则可以从四面八方射击,给敌人致命一击。《诗经·郑风·出东门》云:“有风华正茂之女。”“暗而明”指的是翁城。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时期,城市防御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平。由城墙、城楼、护城河、马面、瞭望塔、角楼、瓦罐组成的立体城防格局,基本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