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阳西有哪些景点?
阳西历代寺庙:
阳西叶静寺:
静宜寺,位于大东山,古称大东寺。建于明中叶,清康熙十六年大规模重建。寺庙分为三个院落,即前殿、后殿和大雄宝殿。两侧是厢房,厅与廊相连。每个大厅中间都有一个天井和假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环境幽静。据报道,河南高州原省长戴锡伦辞职,经大东山回家。他被大东山的景色迷住了,于是出家逃入空门,成为了静宜寺的第三代祖师。其死后葬于山中(即戴太傅墓),至今保存完好。文革期间,寺庙遭到极大破坏,建县后大部分得以恢复。现在香火很旺,已经成为阳西县的一个旅游景点。
青云寺:
庆云寺位于龙山山顶600米高的山沟之南(建于前所未有的年代)。它位于东西两侧,三进朝堂。它相当大。清中叶被废弃(具体时间不详),现仅存遗迹。
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龙山山顶600米高的山沟北部,面向青云寺南北,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据说白云寺有一块渗出米的石头,每天渗出的米只够一个和尚吃。当时,寺庙里住着三个和尚。有一天,三个和尚商量,这块石头的眼睛太小了,如果切得宽一点,会出更多的米。当他们睁大眼睛的时候,米没有再流出来,但是水出来了。从此,秦米石就成了沁水石。庙毁于1956,现在石基、门槛等地下部分还在,沁水石还在,但不是沁水。
会龙寺(或二龙寺):
回龙观位于汤口镇朱泾村。建于清康熙三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三层深的砖楼,中间有假山和天井,四周有回廊。它在清朝道光和光绪年间重建了两次。解放后,回廊被拆除,其他地方保持原样。寺庙现在保存着重建时的碑文和古钟(古钟是康熙四十三年当地乡绅罗学儒捐赠的)。
寺院建筑
全县寺庙众多,重建后香火最高的寺庙是商鞅镇的河东寺和程村镇的公山寺。其中,位于龙岗山脚下的商鞅镇河东寺,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八年,现规模建于清康熙三年,民国元年重修,1986重修。占地面积1118平方米,是一座八角形的寺庙,水平两个方向有18个房间。这座寺庙供奉着六位伟大的国王。传说这六个国王曾经是龙山上六大盗的头。他们抢劫民宅,无恶不作。经观音菩萨开导,死后化恶为善,成了神。为了纪念他们的善行,当地人在这里为他们建了一座寺庙。历经千年,神庙已达巅峰。
[编辑此段]历代阳西的寺庙
贞子庙:贞子庙位于商鞅镇双屿市。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贞子庙面积不大,但建筑精美,既有寺庙的风格,又有农民田舍的韵味。相传双鱼古城有个姓财主的孙子,生了个女儿,头大如斗,耳朵垂肩。他已经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她认为结婚没有好结果,所以决定为尼泊尔剃头。她的父母无奈为她建了一座安堂,这就是振宇寺的由来。安堂建成后,竹简小姐成为贞子庙的创建者,代代相传。现在振宇寺有一个阿里霍士,一个比丘尼,一个打杂的。他们早晚背诵功课,潜心拜佛,不断烧香。
翠竹临安:翠竹临安位于溪头镇英后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因周围竹林茂密而得名。期间多次维修。解放前,古尼姑庵里有6位西山丽老师。1931年,翠竹临安主持的一个妹妹死于抢劫。此后,庙里的香火逐渐无人问津,至今也没有僧人在此居住。
[编辑此段]阳西历代祠堂建筑
县城历史遗留的祠堂众多,其中各方面保存较为完整的祠堂有:
涌涌寺:涌涌寺又叫七贤书院。
位于智茂太平小学,是明朝万历初年,总指挥张元勋为纪念平定敌军战斗中牺牲的将士而建,后被废弃。清乾隆三十一年,当地士绅在钟勇庙旧址捐资兴建七贤书院,供奉李德裕、寇准、苏轼、苏辙、秦观、赵鼎、胡荃等一批宋代先贤,并重修书院后废弃的钟勇庙。光绪十八年,当地刘子学征集绅士捐款重建。
冯祠堂:
石丰祠堂位于溪头镇双水关爽村。它建于明朝。它是清朝乾隆年间冯成秀为秀才后重建的。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是一个院子,中间隔着一个院子。现在有清代秀才冯富礼(冯成秀之子)的进士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