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骞告别汉武帝,画的都是和尚?

目前,几套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谈到张骞出使西域时,都使用敦煌323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都是和尚?到汉武帝时佛教传入中国了吗?”事实上,这幅完成于初唐的画作虽然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和佛学研究价值,但对于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用处不大。

请看这幅画的全景。画面可分为三个场景:右上部分,汉武帝手持香炉,与群臣在“甘泉宫”祭拜两尊雕像;中间部分,张骞跪下送别汉武帝,汉武帝骑在马上,身后跟着一个撑伞盖的侍者(课本提供的线描是据此制作的);左上,张骞一行人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大夏。这三个场景讲了一个故事:汉武帝打败匈奴后,得了两尊金像,供奉在甘泉宫。因为不知道金人的名字,就派张骞去大夏(今阿富汗)打听。张骞顺利完成任务,告诉武帝这两尊金像是佛像,于是佛教传到了中国。但是教科书上写得很清楚,佛教是西汉末年才传到中国大陆的。这是怎么发生的?

原来这个故事完全是当时的佛教徒杜撰的。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得到两尊金像,这是历史事实,但两者并无关系。两个金像是匈奴祭天的神,不是佛像。这个来自佛教演义的故事,一下子把佛教传入中国大陆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把汉武帝当成了支持佛教的大英雄。因为故事是佛教徒编的,画是佛教徒画的,画中的人物几乎都是和尚的形象,与真实的张骞送别汉武帝的场景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