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名画|探索它们背后你不知道的梵高故事。
在众多涉及梵高的电影中,有一部电影《宠儿梵高》不得不提。这部艺术电影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25位画家,用7年时间创作了65000帧油画,全部为手工创作,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部电影唤起了无数人对文森特·梵高的记忆,这位贫穷而伟大的画家终于不再是生前穷困潦倒、一幅画也没卖出去的梵高。
天才和疯狂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提起梵高,人们不仅会想到他的名画《星月夜》和《向日葵》,还会想到他曾经在精神错乱后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并开枪自杀。梵高离奇的举动和杰出的作品之间似乎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理解...
对于这位人生只有37年的绝世画师(1853-1890),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画出这些画的,发生了什么故事?接下来,我将带你去欣赏梵高的名画,探索它们背后你所不知道的梵高...
向日葵
梵高非常喜欢画向日葵。他的作品《向日葵》共画了11幅画,收藏于世界各地著名美术馆。通过这一系列作品,梵高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展示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
这幅向日葵是他画的第四幅,出生于1888。背景也是黄色,很亮,但不会让别人觉得不听话。有的花盛开,有的花凋零,有的花果实累累。
背后的故事:
梵高生性孤僻,不谙世事,不善于与人交朋友...他一生中几乎没有朋友,但有一个重要人物影响了他的一生——保罗·高更。高更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画家。梵高发自内心地欣赏高更的作品,多次邀请高更到阿尔勒镇与他同住。高更终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梵高欣喜若狂。在装修高更的新房时,他等了高更不到几个月。梵高创作了许多杰作,包括向日葵系列的前四幅。而这第四张图也让高更驻足良久,赞不绝口。
耳朵缠着绷带的自画像
梵高的自画像往往证明了画家的心理探索,是画家性格特征的一面镜子。一个画家在描述自己的时候,敢于分析,公开地揭示自己性格中最令人惊讶和感动的一面。这幅肖像是在他“割耳事件”后一个多月制作的,是梵高的第三幅自画像。这一刻,画家已经找到了自己内心的自我平衡。
背后的故事:
这幅画也是梵高在1888年画的。在上一幅画中,我们谈到了梵高邀请高更去阿尔勒居住。一开始相处的还不错,但随着两位棱角分明的艺术家朝夕相处,审美趣味不合,梵高的疯狂爆发了几次,换来的是不断的争吵。高更几次试图离开。梵高极度悲伤,却无法阻止。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在高更面前,他割下了自己的右耳。他在此基础上画的自画像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星月之夜
《星月夜》是梵高最经典的杰作之一。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夜空高远,各种星星在夜空中打着旋,金色的满月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团巨大的火焰,是星夜狂欢的响应者。天空下,沉睡的村庄是如此宁静安详。浅蓝色的色调和动感的线条给人一种时空的自由感。
背后的故事:
1889年5月,梵高精神第二次崩溃后,来到距阿尔25公里的圣雷米,自愿接受精神病治疗。当时医生允许他白天出去写生。他住院一个月后,画了这幅画,画中的村庄是圣雷米。也有人认为这是梵高脑海中想象出来的画面。无论如何,正是这种无拘无束的流动感让我们感动。他只是把星空当成了生命。
盛开的杏花
这幅画一改梵高以往的风格,给我们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蓝绿色的背景让人感觉凉爽舒适,没有梵高惯常的漩涡,没有山岚的跌宕起伏,甚至抛弃了厚重的涂层,只有无边的宁静,四周是纯净纯粹的天蓝和水蓝。每一朵花都充满了灵气,仿佛会随风飘荡,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背后的故事:
这幅画是梵高于1890年春天在圣雷米画的。他最喜欢的哥哥西奥有一个儿子,名叫梁赫群·威廉。梵高知道后非常高兴,于是画了这朵杏花作为送给侄子的礼物。
杏花,最早在这个春天开花的果树,向世界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盛开的杏花”是迎接新生命的象征。梵高曾经梦想成家,但这个梦想被现实残酷击碎。你可以想象当他听说西奥有了孩子时有多高兴。他看到了新的生活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麦田里飞翔的乌鸦
这幅画创作于1890年7月。画中的绿色小径在黄黄的麦田中深入远方,漆黑的天空更添焦虑和忧郁。黑暗刺目的天空展现了梵高精神状态的烦恼,三条通向不同方向的小路,头顶上悬挂的黑色乌鸦预示着死亡的征兆。
背后的故事:
据说这是梵高自杀前创作的最后一幅油画。患有精神疾病三年,在内外压力下,梵高终于在湖边饮弹自尽,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他出生了。他画画。他死了。麦田一片金黄,一群乌鸦尖叫着飞过天空。”(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对梵高的评价)
巧合的是,本文选取的五幅画都是梵高去世前最后两年所画。这五幅画是后印象派的经典,可以说是他的巅峰作品。
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不容易。对于梵高来说,正是这些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给我们留下了传世的杰作。
天才在左边,疯子在右边。
你认为梵高和他的画怎么样?对你有什么启发?欢迎在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