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当时的政策引导下,中国经济从1982进入高速增长期。经过两年多的持续扩张,在1984的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的过热势头。为了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弥补较大的财政赤字,中央政府开始超发货币,1984年末流通中的现金达到7921000亿元,同比增长49.5%,导致通货膨胀暴涨,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抢购”。1984第四季度零售总额944亿元,比1983同期增长28.8%。为了防止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央行开始实施以平衡信贷和降低通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这一货币政策的实施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行政命令向宏观调控转变的标志。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程度低,货币政策工具不完善,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
二、货币政策分析1987~1991年
1.1987 ~ 1991货币政策终极目标的选择:抗通胀。
针对1986的通货膨胀,央行着手制定相关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但此轮货币政策制定并不成功。1987~1988是经济扩张的另一个阶段。在前期经济扩张的带动下,物价指数持续上涨,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历史高位。以1985价格指数为基准,1986价格指数上涨6.0%,1987价格指数上涨13.7%,1988价格指数上涨34.8%。造成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要求,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从1986开始增加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一户通”金融系统实施后,社会需求进一步飙升。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政府赤字问题,年复一年地发行货币。到1988第四季度,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为21340亿元,同比增长46.7%。由于货币超发,市场货币发行量剧增,引发了物价的猛烈上涨和货币贬值。同年5月,政府宣布将价格补贴由隐性补贴改为显性补贴[2]。6月份,政府多次表示决心克服价格改革的障碍。7月,政府试图开放名牌烟酒的价格。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居民不确定的心理预期,引发了1988的8月中旬抢购和银行存款挤兑。1988第四季度末,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26亿元,官方公布的通胀率达到18.5%。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政府对经济实施了全面的“治超整顿”,其措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厉的。
三、货币政策分析1992~1997
1.1992~1997货币政策终极目标的选择:抗通胀+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经济经历了1990~1992的低通胀期,邓小平南巡1992后中国经济开始活跃。到1993上半年,通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行业一片混乱。在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规避中央银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行业筹集大量资金,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大,信贷规模一再超出计划。中央政府在1993年夏天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朱镕基总理亲自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财经纪律;将国有银行与其下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开;各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计划外贷款;限制跨地区贷款;派工作组到各省检查落实情况等等。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大幅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5.64突然下降到1:8.27,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由于巨大的内需压力,在投资需求飙升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量的超常规增长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全面爆发。当时经济过热,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平衡。
四。摘要
自1984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成功也有失败。由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和不完善,具体来说,1984~1997期间的货币政策选择贷款规模,以M0为主要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它们不仅简单易测,而且具有很强的直接可操作性。因为中国央行利用经济杠杆调控经济的效果并不明显,相反,央行利用旧的信贷调控手段(主要是行政命令)往往非常有效。中国货币政策把直接操纵性很强的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非常有效的,也反映了中国改革这么多年市场是多么的脆弱。还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制度分割和银行的制度限制,1.984 ~ 1.997时期的货币政策呈现出货币供应量过大和货币供应量过紧之间剧烈摆动的特点,这也导致我国经济运行经常陷入“一放就热”——“一放就热”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