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分类:无分类

问题描述:

我的作业:intel处理器的开发过程(从8088到P4酷睿处理器)。

简短就好,不要太长~ ~

分析:

1979-英特尔推出8088微处理器(8060的低配版),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英特尔发布2920信号处理器,这是第一款能够对模拟模型进行实时数字处理的微处理器。1980-英特尔发布8087数字协处理器。-英特尔发布了史上最畅销的8051和8751微控制器。1981年——IBM选择8088作为IBM PC的微处理器,开启了PC时代。-英特尔发布32位iAPX 432微处理器。1982——英特尔推出80286微处理器,134000个晶体管,PC行业真正开始腾飞。-Intel发布首款网络控制器82586,将网络功能从主处理器中剥离出来,提高系统性能。-英特尔首款16位微控制器8096进入市场。1983-英特尔发布的CHMOS技术促进芯片性能增长,降低能耗。-英特尔开始用6英寸硅片生产线生产芯片。1984-IBM发布搭载Intel 286处理器的PC-AT,采用开放式系统,确立了X86体系结构在PC市场的主导地位。-英特尔发布全球首款CHMOS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容量256K。1985-英特尔推出了一款32位386处理器,拥有275,000个晶体管。-英特尔推出iPSC/1,进军超级计算机业务。1986-英特尔发布1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27010、27011和27210。1987-该公司推出了第二代iPSC/2超级计算机,该计算机基于大量的Intel 386处理器和80387数字协处理器。1988-公司发布ETOX(EPROM隧道氧化物)技术,进军闪存领域。1989-英特尔推出首款商用处理器i860,包含超过1万个晶体管。-Intel推出80486微处理器,内含1.2万个晶体管。1990-英特尔发布首款NetPort打印服务器。1991年——一个月内,英特尔发布了包括EtherExpress适配卡在内的23款网络产品。1992-公司采用8英寸硅片生产线生产芯片。-英特尔发布82420芯片组,公司正式进军芯片组领域。1993——英特尔推出奔腾处理器(俗称586),集成了365438+百万个晶体管。-PCMCIA标准出来了,Intel是这个标准的创始人之一。1994-该公司发布了首款LANDesk网络管理软件产品。1995-英特尔推出专为服务器和工作站设计的Pentimu Pro处理器,包含550万个晶体管。-英特尔发布了82430FX芯片组。1996-英特尔推出采用MMX技术的奔腾处理器。1997-英特尔推出奔腾II处理器,集成了750万个晶体管。-英特尔发布了StrataFlash存储器,它可以在单个存储单元中存储多位数据,大大增加了闪存容量。1998-英特尔推出赛扬处理器。-英特尔推出奔腾ⅱ至强处理器。-英特尔发布了首款基于StrongARM架构的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用于手持计算和通信设备。1999-英特尔发布奔腾III处理器,内含900万个晶体管-英特尔发布奔腾III至强处理器。-英特尔进一步拓展网络产品线,推出IXP1200网络处理器及相关产品。2000年,无线应用成为发展重点,英特尔发布了Xscale微架构系统和几款无线网卡。-英特尔发布奔腾4处理器,集成了4200万个晶体管。2001-英特尔推出首款面向工作站和服务器的64位安腾处理器。-英特尔发布了至强处理器。-Intel做出了世界上最小最快的晶体管,宽度只有15 nm (1 nm是十亿分之一米)。2002年-英特尔开始使用0.13微米技术在300毫米(12英寸)晶圆上制造芯片产品。-英特尔发布超线程技术,使处理器能够同时运行多线程任务,从而提高多任务环境中的系统性能。-该公司发布了专为高性能服务器和工作站设计的安腾(安腾)2处理器。2003年的今天,英特尔发布了专用于迅驰的技术,奔腾M处理器是迅驰的核心。-英特尔推出PXA800F蜂窝处理器,这是一种微芯片,将手机和手持电脑的关键结构完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2004-2004年,英特尔推出了代号为Nocona kernel的64位至强处理器,这是迄今为止英特尔推出的最成功的企业级64位服务器产品。2005年-基于史密斯菲尔德内核的双核英特尔奔腾D处理器推出。2006年Bensley平台上代号为Dempsey的5000系列双核至强处理器上市。-介绍核心架构处理器。-推出酷睿2架构处理器。-推出基于核心架构(代号为Woodcrest,65纳米工艺,1333MHz前端总线,LGA 771处理器接口)的Bensley平台双核至强处理器5100系列。-7100系列多通道至强处理器,基于代号为“Tulsa”的NetBurs微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