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历史卷子课?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老师,除了要掌握做试卷的能力,还要会做试卷的讲座。讲好试卷,意义重大:对学生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查漏补缺,纠正错误,规范解题,开阔思路,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完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为下一阶段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教学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由于对试卷讲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学并不尽如人意,填鸭式、重讲解、轻参与、多批评、少鼓励、蜻蜓点水式的讲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历史试卷的教学和评卷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下面说说我的一些粗浅看法。请批评指正我的错误。

一、认真复习试卷,做好试卷分析。

很多老师觉得试卷讲评就很好了,不用备课也不用设计,哪里讲哪里讲。这种误解是讲课和评价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要想讲好试卷,必须提前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及时认真复习试卷,二是做好试卷分析,这是讲好评卷课必不可少的两个前提。

现行高中历史试卷主要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相对来说,客观题的答案比较独特,不容易有异议,容易读懂。但是在批改主观题的时候,还是要相当谨慎的。首先,要尽可能统一评分标准,给予客观的分数,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让他们觉得委屈,认为老师不公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其次,由于目前高考主观题的阅卷是踩分给分,阅卷时不能简单地打“叉”或直接打分,而要用红色写下学生的得分点并给出分数;同时,对于学生出现错误的题目,尽可能在每个学生的试卷上写评语,如“我没看懂题目,答了无关问题”、“我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答案太口语化,请用历史术语”。这不仅有助于老师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也有助于学生改正错误,反思自己的解题情况和答题时的问题。

试卷做完后,要认真分析试卷。首先要分析试卷本身,比如命题人的立意,试卷的结构,试题的分布等。只有这样,师生才能了解考试一般考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考,主要考什么题,学习时要重点掌握哪些主要知识,接触哪些生活情境。其次,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比如每道题的答对率、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学生回答中的常见错误,失分较多的题型。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知道哪些题目该重点讲,哪些题目可以省略,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哪些知识应该巩固。

第二,及时点评,突出重点,对症下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律告诉我们,在考试结束后的短时间内,学生对试题和自己的解题思路印象深刻,心理上也渴望知道试卷的答案和考试的结果。这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最纯粹,求知欲最强,对老师对试卷的评语最感兴趣,上课最容易集中注意力。俗话说:“趁热打铁”,教师此时的有效点评,可以将类似的问题常规化,将零散的知识集体化,优化解题思路和发散思维角度,既能起到对知识的总结、整理和升华的作用,又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相反,如果老师迟迟不讲评,趁热打铁,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事倍功半。所以每次考试后,老师一定要抓紧时间复习卷子,做好卷子分析,及时点评,尽快。

一套试卷中每道题的难度不同,学生的错误数量和程度也不一致。为了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不应该面面俱到,逐条点评,而是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根据学生答题的错误,一套试卷中的题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没有错误或错误很少的题目;第二类,部分学生有错误;第三类,绝大多数同学都有错误。对于第一类话题,通常不评论或者不评论;第二类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评论;第三种题型往往属于混淆型、综合型考题,要重点把握。

另外,众所周知,高明的医生深受患者喜爱,因为他们能对症下药,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同样的道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检查、诊断和反馈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切中要害,对症下药,防止学生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在对试题类型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在“历史原因分析”的题目上得分严重,就要具体地、着重地进行谈话,开出药方,避免失分或少分。

第三,注重知识和方法指导的拓展和延伸

教师在评阅试卷时,还应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建立以知识点为核心的均衡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比如,在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相关话题时,老师可以按照65438+60年代、19年底、民初三个阶段,列出不同时期创办民族工业的企业主要代表和名称。如果时间允许,他们还可以列举各个阶段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虽然遭受了各种压迫,但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追求、文化生活和思想观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知道它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才能举一反三,从而巩固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其他知识点。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技术和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对试卷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给学生正确答案的层面,更应该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比如,近几年的高考选择题大多采用情境命题法,即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学生在这类题目中容易失分,教师要在解题中给予学生指导:一、提取有效信息:认真阅读文字、图形、图表等各类新材料,捕捉关键信息,理解新情境的主题,丢弃无效信息和干扰信息。二是转化信息:将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和选项要求与相应的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本题目中需要联系和调动的知识点,这是回答情景选择题的关键和中心环节。三是整合信息:将素材信息、书本知识、选项理解、主题构思等有机结合。,并逐一筛选备选选项,找出正确答案。教师用考试中的典型例题揭示情境选择题的整个思维过程,并给学生做演示,让学生体会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技巧,遵循答题规范,找到解题的提示和规律。这样才能把每一篇论文评语变成学生进步的阶梯。

第四,以学生为主体,以欣赏和鼓励为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内在的需要,要把自己看作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求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尤为重要。”调查还发现,“对于一个难题,学生最希望的形式是老师把问题摆出来,让他们独立思考或者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来解决。”因为这样会印象更深刻,不容易忘记。“所以,即使用试卷评课,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一言堂。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果学生某道题做得不好,让他们再做一遍,然后再讲;累了,那就放下架子,让学生当老师,换个位置;如果题目有瑕疵,让学生尝试修改,使之完善;如果学生坚持认为自己的答案是合理的,那么就给他们一个表达的机会,充分肯定;……一般来说,

即使是讲座,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依然会很聪明,很高效。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希望考试拿高分,也希望经常被老师表扬。所以老师在讲评的时候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欲望,让表扬和鼓励贯穿整个课堂。应该鼓励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在点评的过程中,学生答题卡的优点,如卷子整齐、解题规范、思路清晰等,都要大加赞赏。点评后,特别优秀的答题卡和点评可以贴在教室里类似“学习园地”的地方,供全班同学效仿和学习。对于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要能和他们一起找原因,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迎头赶上。要善于挖掘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也在赞美中得到满足和愉悦。我们应该指出他们错误答案的合理成分,并与他们一起研究如何将其纠正为正确答案,增强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消除他们的压抑感,增加他们的成功感。总之,讲课和评价要以欣赏和鼓励为主,不要挖苦和挖苦学生,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总的来说,认真阅卷和分析试卷是做好听课和评课的前提,而做好听课和评课的关键是及时点评,突出重点,对症下药,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指导方法。以欣赏和鼓励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会让讲座和评价锦上添花。当然,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讲课和评价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我们期待更好更高效的历史卷子来讲课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