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煤矿的煤矿史

枣庄煤矿发展历史悠久。中兴矿务局成立于1880,是枣庄煤矿的开端。中兴矿务局经营16年,开小井12口,产煤约200万吨。1895因禁采而关闭。1899年春,伊彦曹集司令张连芬与学士张仪决定合资整顿中兴局,易县官窑局重开,定名为山东易县华德中兴煤矿有限公司,1908注销“华德”二字,1909更名为山东易县中兴煤矿有限公司,建设次年春天,南大井正式开始从德国采购煤炭提升机、井架、煤炭建筑等设备。1912年自营太枣铁路通车,1913年南大井投产,自营电厂建成发电。1912开第二大井(Kitaoi),1924开第三大井(东大井),1934开第十五窑,1936+065438+10月。到1938年初,中兴通讯在南北东和15号窑有4口大井,8口老井,共生产原煤19147400吨,利润31143600元,最高年产量为0936年的182。1938年3月24日,日军占领后进行掠夺式开采。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煤炭总产量为12948900吨。解放战争时期,中兴通讯被国民党军队摧毁。

1948 165438+10月,枣庄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中兴煤矿公司。7月1952 1实施公私合营,4月1953 1、1957开始矿山恢复工作。枣庄煤矿1958年由公私合营转为国有,煤炭产量1959年为168万吨,1960年上升到1923万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1961开始链接改造,进行粗细混采。1970至65438+2月,大槽残煤采用水力采煤复采。1974提出枣庄煤矿初步设计,1975年7月开工,1,0980年8月竣工,投资8188500元。鉴于薄煤层开采比例增加,6月1980重新核定该矿年生产能力为165438+万吨,至6月1989,该矿年产量在165438+万吨左右。

上世纪20年代,中兴通讯在台儿庄建立了第一家洗煤厂,日洗煤能力80吨。1959年3月,枣庄煤矿洞井选煤厂、北京选煤厂开工建设,1960年2月、5月建成投产,均为简易选煤厂。1976年7月9日,北京选煤厂改扩建工程开工,于1980年9月29日移交生产,总投资774.99万元,设计年洗选能力90万吨。同时,东井选煤厂被撤销。1982北京选煤厂洗原煤1094万吨,突破设计能力。

枣庄煤矿自1990年东井1.956复产以来,已生产原煤3498.5万吨,精煤1.691.70万吨。国家总投资6354.99万元,上缴国家利润1.31.3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