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代改革失败的比较研究

看看这张纸。

19世纪中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东扩,中国和日本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由于两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似,探索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其中,两国社会结构的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但两国在选官制度、土地所有制结构和“商”观念等社会结构上的差异尤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的现代化进程。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东扩,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亚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两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分别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使各自的国家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但两国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日本走上了富国强民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还在半封建半殖民的深渊中徘徊。

比如“日本通过建国成功进入国际社会,而中国则逐渐走向半殖民主义。原因之一是在19世纪中叶之前的‘建国准备’阶段,中国和日本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

中国坚持中夷思想,无意开放进取,而日本实现了地理世界观和文化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开放力量。"

第一,选官制度的差异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

科举导致了统治阶级成员的不断更替,使得社会上下层在和平的局面下不断对流,从而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科举考试可以吸收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代表,甚至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优秀分子进入中央政权,扩大了政权的阶级基础。”

因为这种通过考试招募人才的方法对封建制度来说是合理的,

中国

一方面可以使统治组织由统治阶级中最有能力的人组成。这是封建制度的有效制度。

另一方面,维护封建社会的有效制度自然会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适应儒家的“君子”论,具有浓厚的人文伦理色彩。它能培养出一批具有道德品质的通才,而不是一技之长的人才。广大士子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的不屑,在任何情况下都把自己的言行严格控制在封建政权所要求的规范之内。所以自然科学受影响很大。没有创新和发展,因此,中国的科学和民主在科举考试中显得十分苍白。

日本

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四个等级各有各的身份和生活。因为日本的世袭制和门阀制度,其他三个阶层的人是不可能通过任何途径进入统治阶层的。一旦生产力加快发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阶级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于是,各种矛盾产生,最终导致封建制度的崩溃。“日本的世袭和门当户对制度阻止了有才华的少年武士进入高层。幕府末期,它敦促下级武士脱离旧的政治制度,为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中国的科举制度为中小地主甚至出身贫寒的普通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迁之路。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很难从中分化出反对它的创新力量。

因此,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具有强大的抵抗力。

日本的门阀制度和世袭制度阻止了一些有才能的下层武士和其他阶层的人获得更高的职位,于是产生了不满,最终走上了反对德川时代的道路。

第二,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差异

中国

自秦汉以来,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式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经济的租佃制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剥削形式。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者是自耕农和佃农,而不是非农业生产者。从表面上看,在中国古代的地主制度下,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并不太紧密,农民和地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可以自由订立或解除租佃关系。由于这种体制中灵活的封建关系,很难把日本这样的异己势力分割开来。

日本

它处于东亚封建农业经济圈的边缘,而日本类似于西欧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封建制度。领主以超经济的方式剥削农民,使他们的地位成为“农奴制”。可见,在这种极其牢固的封建关系下,更容易分离异己势力。

第三,中日改革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不同。

日本

明治维新(1868)处于国际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重要特征是自由竞争。当时西方列强的侵略手段主要是商品出口,占领被侵略国的市场,掠夺原材料,从而获取暴利。这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中国

戊戌变法(1898)发生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就是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被侵略国输出资本,开矿,建厂,修铁路,办银行,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时占领和瓜分被侵略国的领土。当时的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但在腐败的清政府统治下,积贫积弱,是西方列强侵略的重点对象。尤其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先是日本,然后是英、法、美、俄等国在中国投资建厂。外国企业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从清政府获得的各种特权,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疯狂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洋务运动后期出现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极其弱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因此中国不具备实施戊戌变法的宽松国际环境和条件。

第四,明治天皇和光绪帝个人条件不同。

日本

明治维新后,随着天皇制的确立,明治天皇成为国内最大的财阀和地主,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他早年参政议政,励精图治,左右有改革派大臣辅佐,使他的执政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中国

光绪皇帝虽然野心勃勃,富有年轻人的敏感和热情,但在政治上积极支持戊戌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的政治偶像。但他生长在深宫,一辈子也跳不出娜拉的手掌心。

五、英美等大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

英美竞相支持明治维新,并给予直接的物质和军事援助。

日本走上改革之路,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命运,成为非西方国家中唯一的强国。但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日本最终因为选错了榜样而误入歧途。明治维新后,狂乱的新政权派遣使团到欧洲考察各国制度,为日本规划蓝图。调查之后,代表团得出结论,一切都应该以德国为榜样。原因是德国相对落后,接近日本的“国情”。于是,日本实行了德国的军事制度,将军队置于天皇的直接指挥之下。同时效仿德国宪法,制定了帝国宪法,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议会既没有财政权,也没有军事权,最终使日本成为像德意志帝国一样的军国主义怪物。事实上,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德意志帝国只是一个发展不完全的准现代社会。明治政权刻意剔除了“西方文明”中一些不符合“日本国情”的重要部分,而这些恰恰是现代文明的精髓,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比日本慢,中国封建阵营的划分也没有达到日本的水平,中央集权程度比日本高,西学的传播也没有日本广泛深入。总之,戊戌变法之前,中国社会无论在政治、经济、阶级关系还是思想文化领域,都没有形成足以推翻日本旧国家制度的历史条件,封建势力在各个领域仍然占据绝对优势,这是戊戌变法不能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成功的主要原因。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特殊顽固性,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国情和历史条件下发动的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

6.甲午战争是对中日两国近代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

过程

1895年3月,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与日本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即《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1)中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权益;(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给日本;(3)中国付给日本人2亿两军用白银(加上从辽东半岛赎回的3000万两* * * 2.3亿两)。

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走向了更深的灾难。

1和2.3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对清政府来说简直难以承受,只好向英法德俄列强借钱,利息很高,还有海关、税收、金融的管理权作为抵押,使国家的经济命脉完全被外国操纵。

2.大规模割让领土直接导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战后几年,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长城以北属于俄国,长江流域十省属于英国,山东属于德国,云南广东属于法国,福建台湾省属于日本。而美国这个崛起的帝国主义,打着“利益共享”的旗号,通过扶持日本人,在中国谋求更大的权益。战后,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跳板,东北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日本是甲午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赔款。赔款主要用于扩军备战,因为日本正在向军国主义发展,确立了吞并朝鲜、中国、东南亚,进而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甲午战争后,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扩张,为打败日俄战争创造了条件,也为其20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了伏笔。

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重、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场战争。

规模最大:甲午战争比1840以来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战争、中法战争都大得多。对日本来说,是一场蓄谋已久、准备已久、举全国之力进行的侵略战争;中国虽然被动,不得不抵抗,但也投入了海军和陆军的主力。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到1.895年6月,历时1多年。它从海上走向陆地,从朝鲜走向中国,经历了辽东战役、山东战役、台湾省保卫战等重大战役。这场战争的规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

惨败:中国陆军在甲午战争中屡战屡败,陆军主力被击溃,海军主力被消灭,旅顺、大连、威海等重要军事基地被日军占领,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和战力,最后不得不下跪投降,以彻底失败告终。

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日本由此崛起的同时,中国进一步滑向殖民地的深渊,面临亡国的危险。当然,甲午战争的失败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崛起。甲午战争那一年,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第二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行起义,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登上历史舞台。

最大的教训: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战败不是因为军事实力的悬殊,而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中国和日本这两个曾经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巨大的差距,这绝不是偶然的。甲午战争的胜败,不仅完全可以用战略战术上的原因来解释,还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原因。这个原因要从甲午战争前几十年中日不同改革路线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来探究。

鸦片战争后,中国拖延了20年,日本却抓住了机会。

中国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完成后,西方列强急需商品和资本的输出,对市场的争夺演变为对殖民地的争夺。中国和日本都成为列强屠戮的对象。中国比日本早10多年被侵略,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美国军舰是1854到达日本的。这10年非常关键。可惜的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近20年里,中国并没有真正觉醒,没能把挑战当成机遇,把压力变成动力。他还在“去中国化”的美梦中沉睡,固步自封,闭目养神,对世界大势不知所措。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才轻松进京,火烧圆明园,皇帝和文武百官不得不仓皇出逃,极大地震动了中国朝野。此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要求变革并付诸实践的思潮,这就是洋务运动。

日本

在日本,和中国不一样。当时的日本是个小岛国,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比中国强很多。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中国,未能唤醒中国,但日本人引以为戒。第一次鸦片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震动。日本有识之士认真总结中国失败的教训,有的认为中国政治腐败,毫无准备;有人认为中国无知自大。日本人也派了一个代表团到中国,详细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参与考察的政治家高杉信作说:“它之所以如此弱小,是因为它不知道防止它被流放海外的方法...因为长年闲置,没有采取对策坚决改变安心制造军舰大炮阻止敌人出国,所以一直在衰落。所以,如果不想重蹈日本的覆辙,就赶紧造蒸汽船吧。”这简直把中国当反面教员了。在总结中国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和日本的情况,日本有强烈的变革意识。他们把学习目标从中国转向荷兰,因为当时荷兰是世界强国之一,所以“蓝学”在日本兴起。士绅们用荷兰语学习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

日本的改革始于19世纪50年代。当时日本中央政府称为幕府,一些相对独立的地方政府称为“诸侯”,所以此时的改革称为幕府改革,为明治维新的深入改革提供了物质和思想基础。1853日本的担心成真了。这一年,美国海军舰队在准将将军佩里的率领下来到日本。因为军舰是黑色船体,日本称之为“黑船事件”。美国对日本的要求与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对中国的要求一样。日本没有抵抗,接受了美国的条件,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神奈川条约》。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抛弃旧的,加快改革的步伐。也很能说明问题的是,魏源的作品在中国没有被接受,但在日本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以上情况说明,中日两国在改革初期存在很大差异,逐渐拉开了距离。这告诉我们,面对各种压力的冲击,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要有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把握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及时果断推进改革。

八、对外检查

日本

岩仓团由50多人组成,其中很多人都是政府的核心人物。比如四位大使,大司库久保俊一和内阁顾问木户隆吉,是当时明治维新三大杰出人物中的两位,还有两位大使是伊藤博文和山口方上。伊藤博文后来长期担任日本政府内阁首相。在使团离开之前,当时明治政府的另一位首脑sanjsanetomi说,“内政外交的前途危在旦夕”,可见其重要性。

访问团6月出发18711,9月回国1873。历时1年10个月,游历欧美,撰写了近百卷考察记录。这次考察的规模、规格、时间和收获,不仅是日本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外交壮举,也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大奇观。

任务是关注西方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体系。岩仓使团的来访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明治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世界潮流和自身的发展方向。传教团回国后,明治政府提出了三大政策,即文明、工业化、富强和强兵富国。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

中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向欧美派遣了使团,史称蒲使团。蒲是即将离任的美国驻华使节,而中国使团却聘请了一个外国人当团长,可见信心和决心的不足。使团的两位副使节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成员都是清朝的中下层官员。职位最高的是海关的道志刚和礼部的孙甲谷,没有一个是朝廷官员。任务的目的也很有限,主要是安抚各国维护和平条约,不提出新的要求。当然,这样的使命起不了什么作用。溥中途去世,使团其他成员轻描淡写,对政府决策和国家发展没有太大影响。岩仓使团和蒲使团是两个具体的东西,但可以形象地看出当时中日两国的地位不同,后来的结局是必然的。

九。社会改革

日本

首先是学制改革。早在1871,日本就建立了文部省,着手进行近代教育改革,先后颁布了学制令、教育令、帝国大学令,奠定了近代学制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实施使教育迅速普及。

二是官制改革。为了适应宪政的需要,日本于1885年废除了带有封建制度残余的郑泰官制,代之以内阁制,并设置了内阁总理大臣。

第三是军事改革。1869年,明治政府成立兵部,实施军事改革。1873实行征兵制。从65438年到0875年,基本完成了现代军事制度改革,从而拉开了中日两国在军事现代化方面的距离。

第四是政治体制改革。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次国会。《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明治维新的总结。它的颁布使日本在民主法制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成为日本近代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

中国

相比之下,同期中国的社会改革差距较大。

在教育方面,虽然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李鸿章等洋务派也主张“另立科目招贤纳士”,但并没有动摇和改变八股招贤的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在军制方面,洋务运动时期,军制改革非常有限,除了给淮军等清军使用了一些洋枪洋炮,进行了一些新式训练,建立了一支新的海军。

在官制方面,虽然李鸿章在19的80年代末说过“变法前必先改官制”,感叹“中国几千年来都是有文化的,谁能一下子就改了呢?”缺乏决心和勇气,缺乏支持,实际进展不大。至于实行宪政,那是当时清朝统治者不敢想也不愿想的事情。

十、官办和民营企业制度影响着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

中国洋务运动所办的企业和军事工业都是官办的,民间企业有官办和官督商办两种。在封建制度下,官办就是让企业官僚化,让企业“百病缠身”。商办的官方监管比官方好一点,早期也起到了“开风气”的带头作用。但久而久之,“官有权,商无权”的弊端也显现出来,让企业笼罩在官场习气中。封建末世的腐败严重腐蚀企业,很多企业营私舞弊,管理不善。洋务派的一些官员看到了问题,提出将官办企业改为商业企业,但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政府经营、政府监管的商业模式必然导致垄断经营。洋务运动中所办的重要企业,一般采用行政手段授予所谓的“专利权”,即限制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建立类似的企业。官办和垄断势力是束缚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绳索。事实证明,在官办的格局下,这种垄断特权是“损人不利己”的。官办企业和变相官办企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洋务的成效,阻碍了一些民营企业的成长,从而耽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时机。

日本

日本的情况非常不同。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首先表现在企业制度安排上,迅速改变了最初的“官办示范”方式,实行“厚殖民生产”和“以民为本”的政策,采用“私人政府辅助”的方式。明治政府不仅大力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而且将政府早期创办的大型企业分批出售给企业家和商人,有的甚至是无偿转让。明治政府“以民为本”的企业制度和各种配套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甚至一些官员走上了下海创业的道路。19的80年代,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棉纺织业成为近代民间工业的中心。到1890,日本棉纺织出口超过进口,开始成为纺织品出口国。当时,中国的纺织品产量仅占进口的八十分之一。私营铁路、航运、造船等轻重工业都发展迅速。1891年,日本民营铁路达到2473公里,是官营铁路929公里的两倍半。而同期中国的官营和官营商业铁路只有425公里。到1893年底,日本民营航运业共有船舶13万吨,而中国只有一家航运企业,船舶2.5万吨,还不到日本船舶吨位的六分之一。这一时期,日本的造船业也发展迅速。在中国经常争论要不要自己造船的时候,日本的民营企业开始为政府建造军舰。1892年,日本共有各类企业5444家,工人38万人。到甲午战争1894年,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为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

十一、领导集体的态度和认识对改革的进程和面貌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

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是通过洋务运动凸显出来的,但洋务运动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国家行为,而是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张之洞等政府官员和、等个别朝廷官员发起并主持的。他们都掌握着巨大的权力,这是洋务运动能够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持续的条件。但是,洋务派只是国家权力人格化的一部分,而远非全部。义信被慈禧太后罢黜后,洋务中心的短缺更加严重。洋务运动的每一项改革和建设举措,几乎都遭到顽固派的反对和阻挠。这不仅对洋务造成了很大的阻力,也使洋务派背负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禁瞻前顾后。这说明当时洋务派的处境很艰难,推进洋务事业的阻力很大。顽固派之所以二三十年来一直举足轻重,与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有关。慈禧太后是这一时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热衷于个人权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这是洋务事业缺乏整体设计,无法消除阻力,难以上升到更高层次,取得更大成效的重要原因。

日本

日本明治维新领导集团以明治天皇为旗帜,以维新派大久保俊一、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为核心,通过西南战争消灭了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明治维新是国家意志,是政府行为。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总体布局,形成了朝野齐心协力,共同保证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局面。

除了最高统治者的腐败和顽固派的掣肘,洋务派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我们可以拿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做个比较。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主持人。伊藤博文在大藤义孝去世后四次组阁,四次出任枢密院议长,是明治中后期最重要的大臣。李益和李益是历史地位和政治威望不相上下的人物。但它们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西方的理解不同,世界眼光不同。

李鸿章当然比他的同僚们强,但他对世界的认识仍然不够直观和肤浅。在整个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没有走出国门一步。甲午战争后,李鸿章72岁才出国访问欧洲,但已经为时已晚。就连欢迎他的德国内政部长也调侃道,“早来25年不是更好吗?”

伊藤博文对世界的认识比李鸿章要广得多,也深得多。他精通中文和英文,不断从西学中获取知识。65438年到0863年,22岁的伊藤博文在英国留学一年。亲眼看到英国的繁荣进步,他深感必须向西方学习,改变旧制度。伊藤博文比李鸿章小18岁,但他首次踏足欧洲却比李鸿章早了33年。在他离开英国回到中国的40多年中,他曾四次去西方,在欧洲和美国学习和考察了总共五年半的时间。如此丰富的西方经历使他对世界潮流有了广泛而深刻的了解。

二是知识结构和文化观念不同,时代意识不同。

李鸿章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入科举。他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他一直追求改变时代的潮流,但他仍然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如果不直接广泛地吸收西学,就很难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与李鸿章不同的是,伊藤博文是“向世界求知”,提倡“文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伊拉克在德国考察期间,以德国著名法学家内斯特为师,连续几个月每周听课、讲三次。他在给岩仓具视的信中说:“我想把它一一记录下来,希望将来可供你浏览。”可见是虚心的,是敬业的。在家里,他从未停止学习世界知识。当上首相后,他经常开车去国家图书馆看书。他最常读的是各国人物传记和世界新闻杂志。他还命令他翻译给其他大臣阅读。伊藤博文以“对外国风格的热爱”而闻名。他主持修建了一个专门接待外国政要和专家的豪华俱乐部,名为“明路馆”。易经常参加“明路馆”的活动,甚至在那里举办化妆舞会。他装扮成威尼斯商人,一时成为笑料。伊藤博文不信基督教,但为了表示文明礼貌,他经常去教堂。他还自觉带头吃牛肉,穿西装,喝咖啡。为了推动氛围的改变,他真的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

第三,对社会发展方向的理解不同,对改革的态度不同。

梁启超在李鸿章去世后不久写的。书中对李益进行了比较,认为李在政治知识上难以与伊相提并论。梁启超还评判李鸿章对近代国家的认识,说李“不知民之理,不知天下大势,不知政权起源”。这种批评虽然尖锐,但确实触及了问题的症结。这是具有一定资本主义意识的封建官僚李鸿章和保留一定封建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伊藤博文在政治知识上的根本区别。这种差异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政治改革的态度上。李鸿章是一位改革家,他的“内部改革”主要表现在军制改革和科举改革上,但这些改革由于缺乏支持和自身的局限性,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李鸿章一直坚持“中国的文化和宗教习俗都优于其他国家”的观念,这束缚了他在变法上的思维和实践。看到日本的改革成就,李鸿章多次感叹“日本作为一个刚刚海外的小国,能及时改弦更张,懂得取之有道,而我中国穷得无法改变心意”,但他也认为“中国的文化保持了几千年,不可能突然改变”。说明缺乏政治远见。

伊藤博文对社会发展趋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追求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方向。他认为政治民主化和宪政化是大势所趋,所以不断推动自己国家从经济层面到政治层面的改革。日本第一部宪法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制定的,第一届国会也是在他的主持下召开的。

这说明最高统治者对改革的态度、领导集团的结构和能力对近代中日两国改革和现代化的成效起着重要作用。可见,强大统一的国家政权,开明创新的领导班子,一批优秀成熟的政治家,政令畅通、上下协调的官场环境,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