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代五帝历史的著作有哪些?

马倩的《史记》载有五帝、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的记载。然而,多年来,史学界只承认夏商周为历史,而认为五帝为传奇时代。这种认识的结果是,中国的文明史只有四千多年,无法对应五千年的古文明。大量考古资料证实,中国的文明史远不止4000年,甚至达到5000年前。为了解决这一明显的矛盾,将《五帝年谱》与其他传记并列作为第一章是合理的。不能因为研究不够,看不懂,就称之为传说时代。我们要尊重五帝编年史,称之为五帝时代。

《五帝年谱》中的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被认为是自上而下继承的发展关系。然而,史书中记载的五帝并不只是这种说法,还有太昊、颜地、黄帝、尧舜。少昊、列文、高辛、尧舜是五帝。太昊、颜地、黄帝、少昊和颛顼是五帝。以上三种说法可能各有依据,但也有学者把太昊和伏羲合二为一,把颜地和神农合二为一,归为“黄三”。关于少昊,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太昊的继承人,有的则认为他是黄帝的儿子。司马迁并没有全部采纳上述说法,而是采纳了《戴五帝德》和《国语·鲁豫商》中提到的五帝,既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秩序,又没有太多的纠葛。我主张以《五帝史记》为依据。去研究五帝时代。

司马迁认可五帝不仅是皇位的继承,更是他们的血缘关系。如《史记·三代志》说:“黄帝生昌邑,昌邑生颛顼。”“黄帝生玄奘,玄奘生偏激,生偏激,生尧。”“颛顼生,生康,康生盼之。句盼牛,牛生,瞽叟生舜。”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五帝,都属于黄帝的血脉系统。但是,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我们知道尧舜是同时代的人。颛顼与舜之间有五代:穷蝉、靖康、、牛、,而颛顼与舜同时出生。五代挤在哪里?作为颛顼的儿子继承了颛顼,但生了尧,而

舜的同时代人,其间四代人挤在哪里?事实上,五帝并不一定是世代相传传下来的血缘关系,因为他们不是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个部落,或者一个部落的祖先神。在古代,人们的名字和部落的名字往往是统一的。比如《国语·于今》说:“从前有一对年轻夫妇,嫁了一个姓,生了黄帝和颜地。”说明黄帝和颜地是同时代的两个人,但是《皇帝的世纪》说颜地在龚宇经过八代到530年,黄帝代替了颜地,拥有了天下。如果把黄帝看成一个具体的人,怎么可能用500年的时间取代炎帝而拥有天下?显然是指部落。《五帝年谱》说:“黄帝是小典之子。”《史记·秦本纪》说:“秦以前,颛顼帝的苗裔孙岳,有生儿育女的大业,大业娶了少典之子,说她是汉室女子。”少典生了黄帝,黄帝的孙子是颛顼,女秀是颛顼的苗孙子,但女秀的儿子绝对不可能娶黄帝的妹妹和孩子。只有把少典当成一个部落,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共工。《淮南子兵略训》云:“颛顼尝与分享。

工人们正在为之奋斗,他说。(共工)和高辛(帝喾)正在为皇帝而战。“《韩非子·外储》曰:“(姚)亦在调兵遣将,协力于幽州之都。“有共工从帝喾,颛顼到石爻,共工最后被杀。共工死了。但荀《子怡兵篇》说:“共工。“共工又活过来了。共工被杀是真的,后来有共工也是真的。因为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们不仅要把他理解为一个部落,更要把他理解为一个人。这个人是普通人,但却是部落酋长或者部落首领。所以这个角色的名字有双重含义。杀了一个共工,又来了一个共工,这是部落酋长名字延续的结果。即部落中几代之后,首领可以更换,但首领的名字始终不变。比如第一代共工族群的首领叫共工,第二代、第三代共工族群的首领都叫共工。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有一个确切的例子,叫做“世袭酋长姓名”。谁当选酋长就叫这个名字。如果酋长被罢免,他仍然会恢复他的真实姓名。从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说,黄帝、颛顼、、尧、舜都代表着一个民族,他们的传承表明了他们在不同时期都是中原地区的领袖。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他们之间的关系。我这里说的不是严格的父子关系,因为都是一个族群。所谓共生,其实就是族群的一个分支,分支之后各自形成体系。《史记》中提到的颛顼、、尧、舜、禹、齐、弃子等三代都是黄帝的子孙。史书也说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十二姓。”《山海经》说:“黄帝之孙,初生于北帝。”“黄帝生了苗龙,苗龙生了我,把我的人生说清楚了,说清楚了就是白狗生的...对狗来说。“北帝和权荣也是炎黄子孙。颛顼本身就是一个大宗族。《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说《转序》有八才子,其实是八子宗亲。《山海经》也记载:“虞姬之国,是颛顼之子。”“有一个国家叫舒氏,是颛顼的儿子。”“有一个国家叫中伦,是颛顼的儿子。”“颛顼生头,首生苗人。”《左传·温柱安公十八年》说也有八个。

亚科。《山海经》里说有很多民族,有宽容之国、隐逸之国、白衣之国、黑蚩之国、三体之国、之国、何之国、西周之国,都是出钱的。此外,的儿子姚,一度继承了中原领袖的地位。他的次氏族契约是后来商氏族的祖先。子祖弃子,后成为周姓始祖。这些例子只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们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族群,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分支。

从上面描述的情况来看,所谓五帝其实就是五个首领的宗族,五帝的名字就是宗族的名字。所以我们不能相信竹书纪年五帝的记载。《竹书年谱》记载黄帝在位100年,颛顼在位78年,在位63年,尧在位100年,舜在位50年,共计391年。古代人的生活条件不好,寿命也不会很长。他们绝对不可能执政50年、60年、70年甚至100年。只有考虑到各民族世袭首领的名字,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黄帝族、颛顼族、帝喾族的分支很惊人,很多都是“后郭”。100、70年、60年怎么可能完成?我的意思是,竹书纪年中提到的五帝时代,不仅可以对应特定的人,也可以对应族群的情况。唯一可以借鉴的是《舒威集成·春秋生活历》。尽管《舒威》中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方,但《春秋生活历序》中提到的五帝年表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传十分于姚”,“传十分于四百年。”《史记·三代本纪》云:生姚,故十世传应包括姚,历时四百年。如果舜在位50年,那么从建立夏朝算起,已经有450年了。根据学术界的说法,夏朝的建立大致在公元前21世纪,距今约4100年。据此,向上推算,帝喾的时代应该始于公元前26世纪,约4550年前。《春秋寿历序》说:“颛顼传九(曾说,传二十)三百五十年。”根据帝喾的累积年数,可以推断颛顼的时代始于公元前29世纪,即距今4900年。《春秋纪年》序曰:“黄帝传十代,历一千五百二十年。”根据颛顼的累积年数,黄帝的时代应该始于公元前45世纪,即距今6420年左右。我引用

用《春秋生活历序》中的记载,并不代表五帝累积年数绝对准确,充其量只是一个大概。但这种近似的累积年份比竹书的《春秋》更合理,因为《春秋纪年序》认为黄帝、颛顼、帝喾代表了几代人,这个“代”应该理解为重要的领导人更替,而不是具体的一代人,这与前面介绍的五帝的情况比较接近,可以说得通。所以五帝时代的累积年数可以说是两千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