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唐代茶文化!你了解大唐的茶吗?

叶凡的《武媚娘传奇》大受欢迎,让大家的目光聚焦在这个盛唐的历史上。唐朝是中华民族的全盛时期。在中国饮茶史上,一直有“茶兴于唐,茶兴于宋”的说法。我带你一起解密唐朝的茶文化!

复杂的唐代宫廷茶道

饮茶在唐朝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从皇帝到人民。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喜欢喝茶,尤其是在宫廷里。皇帝和朝臣见面,宫女们随时奉上茶汤。当君主和他的臣子们在互相争斗和学习的时候,茶被用来解渴、润喉、明目、益思。与君主和大臣一起喝茶使会议更加愉快。由于唐代朝廷“贡土”,规定全国各地的珍贵特种茶叶以贡品的形式定期向朝廷进贡,使当时的宫廷饮茶融合了世界各地的美茶和名茶,极大地促进了唐代饮茶的进一步普及。

唐代清平茶的程序很多,分十六步,备茶、赏茶饼、焙茶、磨茶、筛茶、待汤、加盐、舀汤、置茶为汤、分茶、献茶、闻茶、看色、品茶、谢茶。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唐朝著名君主兼大臣清平茶说,唐朝皇帝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的新茶贡品。李白诗风伟大,写出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

文士的茶道分为备器、净手、焚香、祭拜、品茶、品水、沏茶、闻茶、观色、谢茶。受邀的文士用琴、笛、剑来烘托茶会的气氛,感谢主人。

唐代后宫的“下午茶”

饮茶是唐代宫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皇室和后宫嫔妃们一种时尚而重要的休闲活动。唐朝开元年间以后,朝廷设立了专门为皇室制作茶叶的烘贡场所,每年春天都派官员监督制作。为了赶上每年清明节的清明宴,不分昼夜地供应春茶,正如《湖州公——焙新茶》诗中所言。

1987年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大量唐代金银器。在这些专供皇帝御用的器皿中,一套几乎完好无损的金银茶具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套金银茶有十六个茶碗、茶盘、茶盘、水瓶。据专家考证,这套晚唐宫廷茶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最完善、最珍贵的“银花”茶具(金银器)。

任性!武则天“不爱”喝茶

武则天是否儒雅善饮茶,正史并无记载。但据明代屠隆《考余记》记载,武则天在文笔上有学问,有才华,但生性厌恶茶。他曾说:“释滞除滞,一日之利,一时之好;不孕症侵精,会对生活造成很大的伤害。受益则得茶力,受害则非茶祸。不是容易知道的福,是远远看不到的祸。”从茶短时间内有利于调理人体,长期饮茶可能导致身体疲惫出发,是福易见祸难见的比喻。茶不再停留在喝的层面,而是成为了武则天这样的皇帝的政治课。谈到喝茶的利弊,武则天显然认为弊大于利,这是她的局限。但从饮茶利弊的理论到对隐患的认识,这是她的突出之处,让人欣赏一个政治家的思辨。

什么?唐朝的时候抹茶就有了!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朝,唐宋时期达到顶峰。抹茶是一种用天然石磨研磨的略带粉末的蒸绿茶。到了唐代,蒸青散茶(地面茶)被发明出来,评价茶叶色香味的方法也被修订,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目前,在世界上颇有名气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是唐朝使节荣在中国留学后带回日本的。在岳彦的解释中,清代的汝敦鹤说,古茶必有一点,他的茶(抹茶)是一撮茶,所以必须选择一两种好吃的水果点心,这就是所谓的点心和茶。中国唐宋时期的茶道就是制作抹茶的方式。可见中国的茶道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七碗茶诗与茶经

唐代最著名的饮茶诗是陆通《写·谢梦·劝送新茶》诗中所论的七碗茶:“一碗喉吻滋润。两碗破碎的孤独。三碗寻寻觅觅一贫如洗,却只有五千卷文章,四碗挥汗如雨,生活中的烦恼都散到毛孔里去了。五碗肌肉骨骼光。六碗仙灵。我吃不下七碗,却感觉微风在五脏六腑吹拂。蓬莱山,在那里,玉川子要乘这清风回家。”喝了七碗茶,就能成仙。路通的茶歌所表达的饮茶感受,不仅仅是食欲,还有“竹串茶”的药理和功效,可以醒神、益体、净化灵魂,激发文思、凝聚万物,创造出一种奇妙的境界。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叶专著。它被称为茶的百科全书,是唐代陆羽写的。《茶经》共分三卷十节,约七千字。它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唐代饮茶的主流,总结了当时采茶和饮茶的经验,全面论述了茶叶的起源、生产、饮用等各个方面,在国内尚属首创。而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茶经。除茶法外,各种与茶有关的内容都有描述,以后所有的茶书都以此为基础。鲁豫被后人称为中国的茶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