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长谷有名门的主要特点

长鼓舞是瑶族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瑶族自娱自乐的主要形式,也是表达生活的艺术手段。长鼓是木鼓的一种,由孔桐树制成。长约三尺,中间小两头大,为小号。两端镂空,外覆羊皮或牛皮,鼓上绘有五彩龙凤图案,两端用丝绳系住,冬冬稍一吹就发出声音。长鼓舞就是敲鼓跳舞。每一个动作都要在鼓上打各种各样的鼓。动作的节奏是往下打,这样才能站稳。因此节奏鲜明,动作稳定有力,富有民族特色。

瑶族世代生活在山区,经常接触到大自然中一些有趣的东西。通过观察和模拟它们的形态动作,形成了长鼓舞的另一个内容。比如有金鸡展翅、画眉跳笼、山羊反臂等等;有大荷花,小荷花,树根缠绕的古树等等。这些动作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舞动自如,丰富了长鼓的艺术表现力。

还有其他一些表现日常生活细节的动作,比如打米、筛米、系腰带等。,也很活泼,增添了舞蹈的生活情趣。此外,以往特定祭祀仪式中的一些动作,如擂鼓、福临、拜低等,也成为龙鼓励的表现。

由于支系、语言、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瑶族长鼓舞的特点也不同。有些打法比较活跃,跳跃动作,节奏比较快,花样变化比较多。这种打法多为郭式,俗称“武侠”;有些打法比较稳健,有轻微的震颤,动作轻柔缓慢,节奏缓慢。这种玩法多为土窑,也就是常说的“文达”。而且高桩和矮桩也有区别。高桩在两腿半蹲的基础上进行,低桩在全蹲的基础上进行。虽然打法不同,但在国风之内还是统一的,都有* * *的特点。

长鼓的音乐伴奏以唢呐为主,鼓为辅。由于表演时间不同,场合不同,有“大吹大打”和“小吹小打”之分。王欲反的长鼓表演,一般用吹打,庄严隆重。小吹小吹多用于节日等场合,热闹热闹。龙鼓励的音乐也有一定的节目。进屋前吹“入场证”,演出结束时吹“打鼓”曲牌,观众离开时吹“送客”牌,演出就结束了。由于唢呐悠扬悠扬,音色清脆,为长鼓舞增色不少。

长鼓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制作长鼓的活动本身也被列为舞蹈的表现内容之一,动作的表现有粗有细,具有朴素的美感。瑶族长鼓舞具有以下艺术特征:

1.团

长鼓舞是一种群众舞蹈,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地点,只要有空地就可以表演,动作简单易学。除了一些特殊的长鼓表演需要一定的难度和技巧外,群众性的长鼓舞蹈大多表现的是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因此很容易被人们接受。长鼓舞多为庆祝节日的舞蹈,内容丰富,娱乐性强,吸引人们广泛参与。人们聚在一起,拿起长鼓,随心所欲地起舞,表达着他们的喜悦和喜悦。

2.民间传说

长鼓舞的内容多表现建房、打鼓、开山、挖地、砻米等劳动生活,以及模仿动物、动物的动作。舞蹈形象生动,无论是舞蹈形式还是舞蹈内容都再现了瑶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同时展现了瑶族人民热情、豪爽、勤劳、朴实、勇敢等个性特征。瑶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不同,其鼓点制作方法、乐器配置、舞蹈形式也不同。如广西和县,在镂空的鼓肚中放置少量小圆石,击鼓时鼓肚发出沙沙声,既有鼓音,又有沙锤效果;广西田林鼓配有小铃铛,跳舞时能发出清脆的铃声;湖南长鼓舞也是用芦笙表演的,舞蹈形式也分为“独舞”、“双人舞”、“群舞”。长鼓舞与民族活动相结合,以不同的风格反映了不同地区瑶族的艺术文化。其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民俗性成为传承瑶族民俗文化的载体。

3.健康

跳跃和鼓励,打鼓的同时,还需要身体各部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活动。跳远鼓以手部动作为主,形式多样。一般左手持鼓,手腕根据鼓的运动变化灵活转动,右手以横拍、竖拍、斜拍、背拍、抖拍等形式击鼓。身体可前倾或后仰,或转身时拍打背鼓,或扭动上半身,如小长鼓中的“半蹲鼓磨”,以膝盖为轴带动上半身做磨;自下而上,换手,同时在胸前击鼓;膝盖运动包括微蹲、半蹲、全蹲、自然屈伸、振动和弹性;步法动作相对复杂,如前后推拉、走斜步、单脚踢鼓、时而转圈、时而跳跃、转身等,动作轻巧、灵活、多变。长鼓舞不仅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还通过手、身、足的动作提高了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同时由于膝盖不间断的下蹲动作,对增强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力量,减少臀部和腹部的脂肪有很好的效果。因此,长鼓舞是一种极好的健身运动。

娱乐

传说长鼓舞最初是为了纪念王磐而表演的。每年的王磐节,人们不仅祭祀祖先、唱歌,还会观看长鼓表演。年轻人穿着鼓点,头上缠着红领巾,身上插着野鸡羽毛,ichalky伴着芒锣、号角、唢呐和歌曲,唱着悠扬的歌,鼓点强劲,舞蹈动作粗犷自由奔放,气氛异常热烈。正是因为长鼓舞的节日气氛,今天,瑶族人民会在农历十月十六的“过年”、“弹歌堂”等传统节日,或在婚礼、丰收等场合,拿起长鼓,载歌载舞,表达喜悦之情。

5.装饰的

长鼓是瑶族人民非常喜爱的民间乐器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早在公元12世纪的宋朝,瑶族就已经会制作长鼓,村村通有,不送人不卖,只作为传家宝留下。明清以前,长鼓的形制很多,有普通长鼓和特大长鼓,普通长鼓中也有长鼓和短鼓。明代顾著《天下群国之疾》载:称盘古...以木为鼓,圆径大于斗,空心两端大,四足者,谓之长鼓;两脚叫做短鼓。长鼓既是长鼓舞中的伴奏乐器,也是舞蹈中的道具。节日里会有长鼓表演。同时,由于制作精美,外观精美,富有民族风格,瑶鼓成为一种古老而精美的民族工艺品。长鼓、五彩缤纷的服饰、精美的手工饰品,成为瑶族民间艺术的典范,传承着瑶族悠久而古老的民族艺术文化。此外,长鼓舞的内容和形式还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瑶族文化的缩影,是传承瑶族文化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6.美学

长鼓舞表演给舞者和观众以听觉和视觉上的审美享受。长鼓音乐古朴典雅,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情感热烈,舞蹈节奏感强。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深深触动着听者的心灵,让舞者和观众感到轻松愉快。长鼓舞人数众多,服装整齐华丽,奇观强烈冲击观者的视觉;舞者激情奔放的动作,引领着场所有人陶醉在舞蹈艺术的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