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1,灰色塑料
灰塑,俗称“灰批”,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据《宋高僧传》卷十八记载,灰雕在已有四年(884)。此后,明清时期的灰色雕塑最为流行,尤其是在祠堂、庙宇、寺庙和大屋中。
2.盘古王的生日
盘古王生日是花都区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农历8月12日为生日,生日活动时间为农历8月12日至8月15日。盘古祭坛是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
清朝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秀才邱茂松在十陵庐山(今盘古王山)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盘古王天地初神位”一书。传说这块石碑原来立在梯田上的盘古庙里,是梯田上的瑶族逃亡时遗留在这里的。
邱茂松把发现石碑的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的生日,并建了盘古祭坛,吸引人们前来庆祝。此后,盘古祝寿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内容丰富、场面热闹的传统民俗活动,影响了珠三角和粤北地区。附近的乡镇组织了舞狮队在盘古坛前表演,还有唱大戏、打灯笼、抢烟花等民俗活动。
3.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文学,富有地方语言特色,属于山歌的一个体裁。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风格,常用“赋、比、兴”的传统手法,还善于双关、叠字。
客家山歌除情歌外,还有劳动歌、劝诫歌、业歌、戏歌、夸歌、玄学歌和猜调、小调、竹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二重唱、合唱、歌剧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意境含蓄,被视为《诗经》遗产的自然之音。
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押韵朗朗上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流传。自唐代以来,客家山歌在民间盛行,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4、获奖珐琅制作技巧
珐琅彩,又名“佛朗”、“发兰”,于1979至1981在滑县珐琅彩厂进行革新,多次组织、赖明、杨志金、黄健恒、黄等7人到北京珐琅彩厂学习景泰蓝技艺。
1983年,杨志峰等人将“景泰蓝”技术与“广珐琅”技术有机结合,创新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命名为“蔡中珐琅”。这项技术既继承了景泰蓝的璀璨花纹,又衬托出广州珐琅的典雅、古朴、细致、生动的大型彩色书画。
产品的观赏价值大大提高。“蔡中珐琅”产品包括花瓶、点心盒、盘子、罐、碟、碗、台钟、电话、台灯和钮扣。
多次参加轻工业部和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展览,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宣布蔡中珐琅技艺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花都灯会
元宵节是流传于岭南地区的传统民俗,也是人们祝福新年的一种形式。有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历史的发展,游灯活动不断丰富,其形式和规模在清代达到最大。
在过去,华县的元宵节活动非常受欢迎。正月十五晚上,大部分村庄都举行了灯会活动,场面十分热闹。游行结束后,人们开始扔灯笼,祈求荣耀,孝顺父母,新年顺利,丰收等新年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旅游灯的习俗停止了。20世纪90年代初,花都部分村落(如炭步镇水口、石湖、_头、花岭等村)有挨家挨户游花灯的习俗。65438年至0996年,谭埠镇水口村康公庙重建后,香港人任光荣倡议创办“元宵节”,恢复旅游、抛灯笼活动,至今已举办12届。
6.南狮
南狮,又名“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港澳及东南亚华侨之乡。是地道的广东民间舞狮。南狮是花都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活动。不仅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诸多文化元素。
由于跳、蹲、弓步、弓步、弓步都是武术动作,舞狮必须同时练习武术,掌握一定的武术步法。民国时期,花都很多村落都有武校,聘请武术家教孩子武术和舞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和南狮表演越来越受欢迎。在节假日和开幕式上,村里的狮子队走上街头采摘绿色和旅游。
7.粤剧
粤剧是中国南方的一大剧种,融合了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益阳、昆山、梆子等剧种,吸收了木鱼、龙舟、南音、粤剧、粤曲、小调、小曲等珠三角民间音乐。又称粤剧、广府剧。
它是一种表演艺术,如揉弦合唱、诵经、乐手音乐、舞台服装、抽象形式等。粤剧最初的表演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戏曲工作室普通话。直到清末才把演唱语言改为广州话。
8.凌锐盆景
凌锐盆景主要来自赤坭镇凌锐村,在那里,人们在丰群、田心、竹东、上联珠和朱霞莲村以及炭步和石岭种植盆景。赤坭镇凌锐村位于花都区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种植盆景花卉等特色农业有着1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凌锐村位于三坑水库和矮岭山塘下,灌溉方便,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盆景种植。赤坭镇凌锐村主要生产经营树桩盆景和盆栽盆景,是岭南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凌锐村种植的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九里香和罗汉松在造型上比较有造诣。
九里香盆景是凌锐·盆景的代表作,制作工艺精湛,造型造诣极高。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宣布凌锐盆景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花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