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史前洪水,东方和西方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你佩服古人的智慧吗?

人类自诞生以来,面临过很多灾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古时期那场几乎席卷全球的大洪水。这场洪水也被称为史前洪水。东西方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当然,因为历史太久远,难免有点神话传说的感觉。现在我们来看看东方和西方是如何解决这场大洪水的。

我们先来看看西方。在西方世界,这场大洪水被记录在希伯来圣经创世纪的第6到9章中。当时,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看到地上充满了腐败、暴力和非法的恶行,于是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同时,他也发现人类中有一个叫诺亚的好人。

创世纪记载:“挪亚是个义人,在他那一代是个完人。”上帝指示诺亚和他的妻子、儿子和儿媳一起建造一艘方舟。同时,神也指示挪亚将牲畜、飞鸟等动物带入方舟,其中必须包括雌性和雄性。方舟完成后,洪水开始了。这时,诺亚、他的家人和动物已经进入方舟。

《创世纪》是这样描述洪水开始时的情形的:“当挪亚六百岁的时候,二月十七日,深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开了。地上下了四十昼夜的大雨。”洪水淹没了最高的山,陆地上的生物都死了,只有诺亚一家和方舟里的生命幸存下来。220天后,方舟停在阿勒山附近,洪水开始消退。又过了40天,阿勒山顶露出来了。

然后诺亚放了一只乌鸦,但是它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居住的土地。七天后,诺亚再次放飞了鸽子。这一次,他立刻带回了橄榄树的树枝。诺亚知道洪水已经散去。又等了7天,诺亚最后一次放飞了鸽子,这次他没有回方舟。诺亚一家和各种动物走出方舟。洪水过后,诺亚方舟在阿勒山上搁浅了。最后,上帝以彩虹为圣约的标志,不再因人而诅咒大地,让各种生物永远活着。

这虽然从神话和神的角度讲述了古代的历史,但也说明了这场洪水的残酷。洪水持续了近270天,甚至淹没了阿勒山(今土耳其东部的山,海拔5165米)。那时候地球上的人口和牲畜都说万物渺小,简直就是末日浩劫。

当时的人类,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靠自己逃生。其中一部分人乘坐的是大船(诺亚方舟的原型),应该是古代西方文明的产物,长约133.5米,宽约22.3米,高约13.4米。这已经是相当巨大的船了,当然也不可能是诺亚一家造的,所以也有可能。但应该只有少数人能登上飞船。

同样的洪水发生在东方,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出现在中国夏朝之前,是夏朝的创始人。禹的父亲叫坤,还是黄帝的后代。姚还活着的时候,中原的洪水泛滥不休,淹没庄稼,漫山遍野,百姓房屋,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洪水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姚决心消灭洪水,于是他开始拜访能控制洪水的人。后来治水的任务就交给了Gun。经过九年的治水,洪水仍然没有平息。枪不仅无奈,而且被动,拿国家的艰巨任务开玩笑。后来,舜开始管理国家事务,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治水。他先撤了鲧的职,把他流放到玉山,鲧后来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把水治好。大臣们推荐了于。众将曰:“虞虽为鲧之子,其德甚于其父。这个人谦逊有礼,兢兢业业,生活非常简朴。”舜并没有因为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这个于真是人才济济,有伯夷和后稷辅佐;他首先把中国分为九国,把中国的山川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首先对九州的土地进行了治理,要疏浚平整,使大量地方成为良田。然后他治理山势,疏通水道,让水顺流而下,不堵塞水道。山路整治后,他开始整治水脉,长江以北大部分河流都留下了他整治的痕迹。

大禹治水用了13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猛,驯服而平缓地向东流去,露出了过去被洪水淹没的群山,农田变成了稻谷粮仓,人们得以建造房屋,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后人铭记他的功绩,为他修建庙宇、寺庙,尊他为“禹神”。我们整个中国也叫“禹”,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统治过的地方。

古代东西方文化没有交流,但同时流传着大洪水的故事,说明这应该是真的存在,而且从双方的记载来看,西方遭受的洪水应该比东方更严重。毕竟西部淹没了5千多米高的山,而东部远非如此。西方世界的祖先采用的是造大船留种的方式;而东方正在梳理治水。

其实这两种处理方法都是极其明智的。不能说西方的方式不如东方的方式。毕竟他们的受灾情况和东方式不一样。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能想到造这么巨大的船来保存种子,真是太好了。当然,东方也很强大。大禹治水应该是人类有记载的最早的治水方法,是人类战胜自然的经典案例。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东西方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