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历史
沈丘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东部和南部与安徽省接壤。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原周口地区),是周口市的东大门,也是豫东南与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门户和物资集散地。全县辖10镇,10乡,2个办事处,总人口1212600人,总面积1080.53平方公里。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壮族、土族、苗族、达斡尔族。是国家级贫困县。
沈丘县历史悠久,春秋时为楚国故地,故名。古称“梁、宋、吴、楚之奔,齐、鲁、边、罗之道”。自隋开帝三年(公元583年)建县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随着沧桑和朝代的更替,沈丘在建立时有升有废,但名称至今未变。明朝弘治十一年,县府由沈丘集(今安徽临泉县)迁至本县沈丘老城,1950年县府迁至槐店。
沈丘县槐店回镇西郊,西周时是襄子的都城,现在在县城南部。春秋时期,这里是楚墓。境内有乳香台、种子湖、穆斯林古寺、青古堆、东渚等文物古迹,其中乳香台、青古堆、东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沈丘县西北部相对较高,海拔42米,东南部略低,海拔36米。由于河流侵蚀,有许多坑和池塘。河流7条,总长149公里。主要河流有沙英河、泉河和汾河。沈丘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5438±04.5℃,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左右,无霜期200天左右。
沈丘县农副产品丰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瓜果等。,特色农牧业和水产业初具规模。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生猪出口基地、淮山羊皮出口基地、黄牛生产基地、印楝生产基地。沈丘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大豆;经济作物包括棉花、烟叶、油菜籽、花生、芝麻和黄麻;森林覆盖率为21.4%;主要树种有泡桐、杨树、槐树、柳树、榆树。土特产包括熏羊肉和山羊皮。
沈丘工业正在崛起,初步形成了以电力、电子、机械、化工、纺织、食品、建材、皮革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沈丘县邮政编码466300,区号0394
他离安徽界首市和临泉县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