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化妆吗?

记载古代化妆的书是《汉书》?《幸福的传说》,书中写道:“孝时,施琅加冕,北戴氏与傅芝芬。”翻译成现代汉语,孝惠年间,阆中、侍中等官员头戴饰有雉鸡羽毛和彩带装饰的贝壳的帽子,脸上涂着白粉。换句话说,古代的官员必须化妆才能工作。这类似于有些企业要求员工上班化淡妆。

小惠期间妆容简单涂了白粉。古代的面粉有两种,一种是碎米,加了一点铅。铅的比例不能太多,否则对皮肤有害;另一种是将白铅变成糊状面部脂肪,俗称“胡粉”。后来技术革新,在碾成粉末的大米中,加入了多种香料,称为粉末,制作过程比前两种复杂得多。今天这种粉应该叫粉底液。

古代有四个美女和四个帅哥,潘岳是其中之一。潘岳就是潘安。成语“长得像潘安”形容长得好看的人,就是指他。关于潘岳到底有多帅,历史上没有流传的照片,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潘岳喜欢“喷香水”。当然古代不叫香水,叫香囊的东西,里面装着各种香料。他每次出门都有闻到香味的“粉丝”,经常围着他开的车。据世说,潘安很漂亮,戴着香包,开着车走在街上,连老婆婆都为之神魂颠倒。

魏晋南北朝时期,俊男辈出。那时候男人都爱化妆。由于玄学的影响,他们对美的追求发生了变化,他们注重高雅别致的美。言和是优雅美的代表人物,而言和最大的优点就是皮肤白,所谓白遮百丑。言和的白是一种近似苍白的颜色。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是他长期用药——寒食散(乌石散)所致。也被认为是“药妆”实验第一人。

因为在魏晋时期,“美”是男人的评判标准,几乎所有的贵族都把眼睛盯在镜子上,每天都要搽粉、涂口红、喷香水,以至于不化妆就不能出门。嵇康不仅是个才子,还是个美男子。那时候他喜欢在脸上涂一种叫面药的东西,类似于今天的美白霜。经典上说是“久润”,属于古代一种润嫩面的配方,泡水对皮肤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到了宋代,大概是受朱成理学的影响,男性趋于保守,男性基本与化妆绝缘。后来明清以后,清朝的人连头发都不要了,也就没有了爱美之心,审美逐渐下降,梳洗打扮成了女性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