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简单的高中历史题
明代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私人建筑和小型建筑。更重要的技术成果是海塘建造技术的逐步完善,如浙江海塘的海盐、平湖段,到明末已基本改为石塘。池面不同于宋代的斜直道,采用台阶状。海宁地区不仅潮汐影响强,而且淤泥质土,修建塘基和保护塘坝难度大。到了明代,有些池塘已经建成了石塘,但有些池塘仍然用石木柜建造。嘉靖年间的黄光胜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海堤工程专家。他不仅主持修建了设计合理、厚重稳固的鱼鳞塘,而且在海堤工程理论方面也有很大建树。清朝康乾年间,“鱼鳞塘”发展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池塘结构。比如在每块大石头的上、下、左、右四面都凿出了凹槽和榫头,相互镶嵌包容。石头用糯米汁石灰浆填实,接缝处用油灰封严,再嵌上铁锹和铁锭,使之更加坚实,不易被冲刷,从而使沿海农田更加经久耐用。在明清时期,也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海堤的著作,如黄光生的《筑塘论》、邱的《海堤录》、清初关于在二镇修塘的论述等。他们从材料选择、土埂堆放、方案、验土、堆放、打桩、坡坨等方面总结了海堤建设的经验。
徐光启《农政全书》中的“旱田疏水”,从水位、流速、流量等方面考虑各种水源的利用,以及蓄水、引水、取水的方式方法,基本符合现代水利原理。具体来说:(1)水源,即山泉和地下喷泉的利用;(2)水的流动,即河流、池塘等水流的利用;(3)水的储存,即湖泊、秋千、沼泽、河流等积水的利用;(四)委托用水,是指沿海地区和海岛、沙洲的河流出口处的水源或水流的利用;(5)以水为蓄源,即人工挖井或修建池塘、水库,将泉水、雨水、雪水蓄积起来加以利用。
明末,天主教耶稣会士也带来了一些西方水利科学知识。万历四十年(1612),徐光启与意大利人熊三八共同翻译了《太西水法》。全书共六卷,前四卷引自《农政全书》:卷一讲龙尾车,是河流的螺旋提水器;第二卷讲的是宇恒车和恒盛车,也就是提井水的水泵;第三卷强调储层;附第四种水法,介绍寻泉凿井法。
清朝时期:
农具
农具方面,出现了“深耕犁”。《马首农言》说:“但是,也有专门用深耕的人,土壤肥力参差不齐。”清朝深耕到什么程度?《知识大纲》中提到“浅耕几寸者,耕逾一尺者,深达二尺者。”还要记住:“犁的大小是由于土壤的刚性和柔软性,刚性土要大,柔软土要小”;用“强犁,或两头牛,或三头牛开”开垦荒地。说明当时有大犁、小犁、重犁。深耕犁的发展反映了耕作技术的进步。小型农具在清代得到进一步改进。比如稻田整地灭茬的农具辊轴,就是从■■发展而来的,用来把田里的杂草和秧苗同时卷到泥里。过了一夜,苗长出来了,草却起不来了。《致富纪实》这本书讲的是种植双季稻时使用的一种农业工具。早稻收割后,“不再翻耕,一起撒石灰,用爬杆把草袋推倒,再插秧”。道光年间(1821—1850),贵州遵义出现了一种名为“马洋”的农具。它的形状和功能与宋元时期描述的“马洋”不同,但它类似于一个滚轴,用来覆盖和杀死绿肥和杂草。上述农具的效果在双季稻区尤为明显。铲和刀是清代南方丘陵地区水田作业的两种农具,用于控制田埂。这种农具灵巧轻便,可以提高劳动速度和质量,《索谱》中记载了它的形制。《索山农谱》也描述了一种水稻防虫工具:“田家粉举臂梳,累则死。虫梳时,骨肉在齿上。”《你说的是真的》描述了一种中耕除草工具:“漏锄”,适用于北方旱作地区。这种锄头的特点是不翻土,锄地后土地平整,有利于保墒,使用方便。漏勺在关中地区仍被广泛使用。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农田水利水利工程以航道疏浚为主。从65438年到0570年,经过海瑞主持的一项水利工程,吴淞江下游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流向。清代黄浦江“代吴”,吴淞江等水道退居次要地位。为了便于控制,在黄浦江口建了一个水闸。自元代以来,该项目已被放弃。雍正三年(1725),冯静恩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清政府大力兴修水利,农田水利大发展。总共有597,000多亩稻田先后由公私机构耕种,并由JD.COM、京西、京南、京津四个局管理。乾隆到了,借口南北自然条件不同,北方水少,过去的水利作用不大,禁止以后在京畿从事水利耕作。
整个清代,农田水利都在向小型化发展。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利用地下水挖井灌溉农田,蔚然成风。河北的井灌与棉花种植有关。方成官棉花图①翟:来自<农民说的是真的>一本关于关中旱地小麦、谷子、豌豆、苜蓿等作物的一些栽培技术的书,西北农学院学报,1957,1。
引言:“种棉花,必先挖井,一口井可灌溉40亩田地”,因为“挖井用水车灌溉田地,收成会增加十倍”①,“井益诸省”②。康熙年间,王峰撰写了《井益论》,主张在陕西凿井防旱,并指出了应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由于地形地质不同,山西周浦和陕西富平、澄城的井水量不同,每口井的灌溉田数也不同。水车井和一般井可以灌溉20亩田地,橘井可以灌溉67亩,滑轮井可以灌溉23亩。井灌在南方较少,但利用山泉灌溉水稻较为普遍。在福建、浙江、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四川等地,到处都有储存涌泉或回水谷泉水的池塘和堰。嘉庆《广西通志》记载:“全州知名人士多为泉,泉多,深不见底,灌溉面积广。”山泉来自高处,便于排水灌溉。为了合理用水,减缓冲动,人们在下游修建池塘蓄水,利用闸门、闸、瓦窦、阴沟等启闭排水,随时引入田间。田地高于山泉时,除了筑堰回水,还用卡车提水灌溉田地。当山泉受到重叠的山脊和山谷的限制时,用竹筒和凹槽将其穿过,这样山泉就可以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使用,泉水的灌溉效率大大提高。北方省份也用泉水灌溉,但总面积不大。
(2)最大的表现是人权的历史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