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历史文化简介(洛阳文化介绍)
早在50-6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祖先在此居住。
在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中游的两岸和河流的平台上有许多氏族和部落,如彝、罗、_、建等。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发现了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英利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是当时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禹划九州,河洛属古禹州之地。洛阳是夏朝的立国和活动中心,太康、仲康、桀帝都以_ _为都城。
公元前1600年,建立了商朝。
商汤的首都在锡伯。商汤之后,几代皇帝都以此为都城,延续了200多年。公元前65438年至公元前0046年,西周殷以后,洛阳为了控制东部地区,开始建都。
周公在洛水北岸建王城、成州城。史载于成州初迁,定居雍_,曾将殷顽民迁至成州,由成州第八师督管。当时,洛阳被称为洛邑、信宜、大邑、成州、石天和中国,也被称为周南。
周平王元年,周平迁洛邑为东周。此后,23位国王在洛阳生活了500多年。
秦庄襄王元年,秦在洛阳设三川郡,郡为周城。
汉王元年,项羽立沈阳为河南王,居洛阳。
汉高祖五年,刘邦建立汉朝,初定都洛阳,后迁至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管辖洛阳。下辖河南洛阳、偃师、苟、平、平阴、忻城、呈贡、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个县。汉武帝设十三州刺史,河南郡为李思。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阳为益阳,建立新的石洞和钟石。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洛阳,建武十五年,改河南郡为河南阴。
韩永和五年,河南殷有208486户,1010827口。黄初元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改洛阳为洛阳,并设校尉署。
太史元年,西晋代魏,洛阳仍为都城。太炎二年,北魏在洛阳设洛州,孝文帝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延续了330多年。
隋开帝元年,在洛阳东京设尚书省。次年,河南省成立。三年,弃台而走,任洛州刺史主任;十四年,在金庸城,不设导演。大冶元年,杨迪迁都洛阳,在东周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新建洛阳城。同年,洛州改为禹州,三年改为河南郡。十四年,洛州复治河南,洛阳,偃师,苟氏,甘乡,桃林,陕西,熊耳,渑池,新安,巩,益阳,寿安,陆浑,伊阙,邢台等地。
自高宗以来,洛阳仍然是唐朝的首都,被称为东都。武德四年,在洛州设总督府,辖洛州、郑州、雄州、沧州、松州、官州、益州、汝州、泸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苟、巩、阳城、松阳、陆浑、伊切等9郡。贞观元年,全国分为十路,洛阳属河南路。咸清二年,成为华东首都。开元元年,洛州改河南省。开元二十一年,定都洛阳。天宝年间,首都改为东京。洛州和河南政府都管洛阳。从武则天广斋元年开始,扩建都城,建造了世界的唐明和舒天。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更大规模地开凿龙门石窟。奉贤芦社寺的造像龛是盛唐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武则天还任命薛怀义为白马寺的住持,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到了唐代,中国的佛教达到了顶峰,佛教史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历史最悠久的宗派——禅宗在洛阳形成。唐玄宗久居洛,曾下令大修中岳庙,并赐风雪寺内佛塔七祖塔之名。
唐朝第四年,唐朝灭亡。后来,中原出现了三个短暂的朝代,即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和武后,史称五代。其中,侯亮、后唐、后晋都曾是洛阳的都城,后汉、后周的都城都是洛阳。这一时期,洛阳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夏、商、西周、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金等十三个朝代都以洛为都城,洛阳成为中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此外,末年的耿荻、隋末的王、中唐时期的安禄山都在洛阳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宋朝以洛阳为西京,以河南为家。朝廷将国子监设在洛阳,许多著名的官员和学者住在这里。赵普、吕蒙正、富弼、文彦博、欧阳修都曾在洛阳生活过。程朱理学兄弟程、邵雍在洛阳著书讲学。司马光在洛阳完成了历史巨著《子同治简》。
金朝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省金昌府,将河南郡纳入洛阳郡。洛阳老城被毁,隋唐东北角建新城,方圆不到9里,也就是今天的老城正面。它只是隋唐洛阳城的一小部分。
自元代起,洛阳不再是北京,而降为河南府。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珙县、金梦、登封、新安、渑池、益阳、永宁、嵩县等10县,也是伊王、斧王的封地。洛阳在清朝仍由河南政府统治。
民国元年,民国成立,废河南省,设河洛路。道隐府设在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郡。民国九年,直系军阀吴占领洛阳,并在洛阳设立湘鄂巡抚公署和第三军分区司令部。12年,河南巡抚署适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的首都。21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都洛阳,一度适宜在洛杉矶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进驻洛阳。28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都洛阳,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次年2月,洛阳人民民主政府更名为洛阳市人民政府。65438年至0954年,洛阳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洛阳县被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金梦、宜阳三县。1956年,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郊区相继建成,次年_河区成立。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金梦、偃师划归洛阳。1986年,洛阳被废,洛宁、益阳、嵩县、栾川、汝阳、宜川也改为洛阳。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辖8个镇,1个办事处。到2015年,洛阳共有1个市、8县6区,1个洛阳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