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京杭大运河现在经过哪些省市?

大运河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杭州,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

世界上最早、航道最长的水利工程。也被称为大运河。北起中国北京,南至浙江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浙四省一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 km。

开凿历史京杭运河的开凿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①公元前5世纪,吴国开凿的韩沟,引长江从今天扬州附近的韩沟北上,经高邮、宝应、淮安进入淮河,从而把长江和淮河连接起来。②公元7世纪初,隋朝定都洛阳,605年开吉渠,引洛水东至黄河,再从黄河引水至河南荥阳以北,经郑州、开封转向东南,直至江苏清江(淮阴)与汉沟相连,长约1000公里。后于608年开凿永济运河,全长约1000公里,东起洛阳,东北至山东武陟、新乡、蓟县至临清,北至河北天津、卓君。610年,从江苏镇江经丹阳到浙江杭州,开凿了一条400公里长的江南运河。至此,从北京绕过洛阳,南至杭州的京杭运河全部开挖完毕,全长2700多公里。(3)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至北京后,为缩短北京至杭州绕过洛阳的路线,于1283 ~ 1293先后开凿了北京至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至东平的惠通河、东平至济宁的济州河。运河改为直线后,比隋代的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

明、清两代在元代保持运河的基础上,进行了清淤、分运黄河、分湖分水。

分段式运河京杭运河是由不同时期的许多天然河湖挖掘连接而成的。全程分为七段,从北到南:①通惠河(北京-通县)。由温榆河、百福泉、昆明湖、白河挖通,全长220公里。②北运河(通县-天津)。从潮白河下游开挖,长186 km。③南运河(天津-临清)。它是从渭河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中挖掘出来的,长约400公里。④鲁运河(临清-台儿庄)。利用文水、泗水水源,沿途经过南阳、独山、昭阳、微山湖,长约480公里。⑤中央运河(台儿庄-淮阴)。它是从泗水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中挖掘出来的,长度为186 km。⑥李运河(淮阴-扬州)长190 km。⑦江南运河(镇江-杭州)长330公里。

综合效益京杭运河是我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自春秋战国以来,它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世纪以来,由于南北海运的兴起和津浦铁路的开通,其作用逐渐降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对运河的许多河段进行了疏浚、加深或弯曲拉直,并新建了许多船闸,妥善解决了水源等工程问题。改造后,北起山东季良运河,南至浙江江南运河,全线可通航约980公里。同时,运河发挥了灌溉、泄洪、排水、发电、旅游等诸多效益。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决定利用运河作为输水线路,将长江水从运河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以缓解这一地区的缺水问题。

中国东部平原的古运河工程。北起北京,南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省市,贯穿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它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水道。京杭运河是历代劳动人民和工程技术专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中国灿烂古代文化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