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哪个最大?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规模最大的三大战役,从1948 165438+10月6日至1949 65438+10月00日,历时66天。国民党军共投入7个兵团,2个绥靖区,34个军,86个师,共约80万人。华野16个纵队,中野7个纵队,华东和中原军区地方部队约60万人。在这次战役中,中共歼灭了国民党军徐州总剿前进指挥部及其五个兵团司令部、二十二个军部、五十六个师和一个绥靖区。正规军和其他部队共555099人,约占其作战部队的69%,其中俘虏320355人,死伤171151人。国民党少将以上高级将领被俘124人,阵亡6人,叛逃22人,叛变8人。以上结果不包括分手逃离的人数。主要缴获4215炮、65438轻重机枪+04503炮、65438长短枪+051045炮、6架飞机、265438装甲坦克+05车、65438车+0747车厢、65438炮弹。解放军阵亡25954人,受伤98818人,损失11752人,共计136524人。敌我伤亡比为4.06: 1。武器消耗包括34门山炮、野战炮和榴弹炮、265 438门+09门迫击炮和步兵炮、26个榴弹发射器、65 438挺轻重机枪+0 884门火炮、65 438门长短枪+0 458门火炮、679 943发炮弹和2 065 438发子弹。大决战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解放军伤亡最大,超过其他两场战役伤亡之和,占大决战总伤亡的53.8%,各种武器弹药损失也最大,其中火炮损失占总损失的48.6%;长短枪损耗占总损耗的69.4%,轻重机枪损耗占61.8%,炮弹损耗占68.7%,子弹损耗占62.7%,炸药损耗占57.4%。歼敌总数最多,占歼敌总数的35.8%,俘虏最少,从淮海战役的惨烈可见一斑。其中,华野歼敌约44万人,约占歼敌总数的80%;华野伤亡约91000人,占淮海战役解放军总伤亡的67%。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人民以极大的物力和人力支援战争。四省共派出农民工543万人,其中常住农民工22万人,二线农民工654.38+0.3万人,后方临时农民工3965.438+0.00万人。担架20.6万副,车辆88万辆,扁担30.5万根,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粮食4.34亿斤到前线。农民工的支持是战斗中最感人的一幕。战役第三阶段,参战部队与支援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 9。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力资源的动员,在解放区表现了非凡的耐力。以农民工负担最重的山东省中南部地区为例,以六师统计为例,该地区已派遣农民工49万人(常住农民工654.38+07万人,临时农民工32万人,不算很多临时职务),占其300万总人口的654.38+06%以上。常规上,人民对于战争的人力负担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12%,即八个人中有一个民工,除了老弱妇孺,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男性都被动员起来了,这次动员的民工占总人口的16%,可以说超过了最高负担限额。而像永城、夏邑、苏仙这样的城市,几乎是全民动员。人民提出的口号是“丢掉一切,支援前线,忍受一切困难,克服一切困难,打胜仗。”
寻求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