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几个关于和谐的历史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空前繁荣。因为他的年号是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时期。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吸收了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普通百姓的生活。他强调以人为本,常说:“人,水也;六月,周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即位之初,就下令百姓休养生息。唐太宗珍惜民力,从不轻易征收徭役。他患有齐病,不适合住在潮湿的旧宫里,却长期住在隋朝的旧宫里。他还下令合并州县,以摆脱“人少官多”的弊端,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
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领导下,全国统一,经济迅速好转。到了1989年贞观年间,牛马遍地,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派太平盛世的欣欣向荣景象。
唐太宗在位20多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0人,其中大臣魏徵前后进谏200余件,数十万字,都是一针见血,对改善国家大事很有帮助。
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唐太宗认为,只有选拔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实现天下大同。因此,他求贤若渴,先后五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扩大考生范围和人数,以暴露更多的人才。?由于唐太宗重视人才,贞观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可谓“文武双全的人才”。正是这些人才,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贞观之治”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唐太宗非常重视法治。他曾说:“国法不是皇帝一个人的法律,而是全世界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所以一切都要服从法律。”作为一个万人之上的君主,唐太宗是一个开明的皇帝。?法律颁布后,唐太宗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了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贞观时期真正做到了太子犯法,与民同罪。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太宗反复思量,谨小慎微。他说:“人死不能复生,执法必须宽严相济。”由于唐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时期法制很好,犯法被判死刑的人也少。据贞观三年的记载,全国只有29人被判死刑,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和法制的最高标准——“刑事措施”可以不用刑罚。
以人为本的思想,打开道路,打开易受训练的头脑;重用人才,任人唯贤是准则;急躁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征,成为封建统治的最佳范例,使当时的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都处于世界前列。
贞观朝的繁荣是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纵观中国历史上几个强大的朝代,繁荣的标志无非是贞观朝,在深层文明(主要指制度和文化传承)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了贞观的统治基础,武则天才能实现“政治启蒙”,从而为开元的繁荣奠定基础。有一句大诗人杜甫的诗,“忆当年开元全盛时期,一个小城尚有千家万户,米肥粟白,公私粮仓富……”。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相适应,唐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了连续的胜利。保持了一百多年的持续进攻态势,疆域极度扩张。朝鲜、漠北和西域的广大疆域相继并入中国版图,西域疆域直抵咸海东岸的石头国(中亚的塔什干市)。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丰硕成果,贞观朝的文明程度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以下成就使汉族成为当时已知世界上最好的民族。
贞观时期,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纳税服务负担减轻。有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当时政治比较明朗,经济发展迅速,国力逐渐增强。
【历史原因】
[编辑此段落]
1。隋唐更替时期,战争期间人口减少2000多万。战争末期,人少人多,是贞观统治最重要的原因。
2。隋发起了大运河和科举,大运河的劳工导致了隋的灭亡,但这些都促成了贞观统治的出现。创建大运河,当时有其弊,但其功在千秋。
3。李世民吸取了隋朝前期失败的教训,就像他吸取了汉初秦朝灭亡的教训一样,让百姓休养生息。李世民本人基本上能够以开放的心态给出建议。然而,晚期的李世民变了,它不再那么开明和循规蹈矩。不是让人民休养生息,而是高歌猛进,未能征服朝鲜。这些都是贞观之治不能长久的原因。
[盛世]
[编辑此段落]
第一,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贞观朝的社会秩序令人难以置信,全国只有29名犯人被判死刑。632年,死囚人数增加到290人。这一年年底,李世民允许他们回家处理后事,明年秋天回来就死(古秋行刑)。次年9月,290名囚犯全部被放回,无一逃脱。当时的中国政治文明,官员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很少有不公平的现象,国人心中的怨气也不多。丰衣足食的人,不会为了生存而冒险;心态平和的人不容易走极端,所以犯罪的概率很少。
历史记录:
贞观时期,“很多官员都是自觉的。”统治群臣嫔妃之家,最常见的名字是豪叔武,都是怕声威,不敢侵霸他人。在野外旅行时,没有小偷,监狱里也常常空无一人,牛马野无,外面的家庭也不封闭。还频频导致庄稼丰收,米斗三四块钱。从史静到灵表,从山东到海边,所有的都不是食物,所以都给了路。进入山东的一个村庄,路过的旅客都会受到亲切的对待,或者送的时候会得到一份礼物。这在以前从未发生过。
第二,开放国界。
唐朝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都市,就像今天美国的纽约一样。当时的唐帝国是天下仁人志士眼中的“阳光地带”,各地优秀人才冒着生命危险奔向唐帝国。各国使节在看到唐朝帝国的高度繁荣和文明后,觉得自己的国家几乎就像一片未开化的“原始森林”,不愿回国,想尽办法留下来。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让大多数来中国的各国人民都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这让人想起了今天美国的绿卡)。不仅是首都长安,全国各地的“侨民”也纷纷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就有20多万西方侨民。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对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没有严格限制,就是不担心中国人出去后忘本;我不担心外国人进来,篡夺主人的角色。仅此一点就显示了贞观王朝的高度自信,它深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文明、最繁荣的土地,并不担心外来文化会淹没它。贞观王朝的国民素质如此之高,既不歧视也不迎合外族,更不盲目排外也不“外卖”,表现出一种目空一切的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外国人在中国,就像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一样,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公民权利。他们不仅可以发财,还可以从政做官。许多来自阿拉伯帝国和日本的侨民在中国担任官方职务,有些人还担任部长级的高级官员。
除了接受大量外国移民,唐朝帝国还接收了一批又一批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数百人。私立自费留学生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些日本留学生回国后,进行了日本第一次现代化运动――大化至革新,即华运动,都是模仿当时的贞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跃进了一千年。
1200年后,日本帝国进行第二次现代化运动,全面接受西方文化,使自己再次跃进了几百年,把曾经的老师踩在脚下,在老师的“院子”里制造了两次可怕的大屠杀。
日本民族并不聪明,它只是善于学习。这个比别人慢半拍的民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落后但不固执。外来文明入侵时,总是主动接受比自己更先进的文化,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接受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从而迅速跃入先进民族的行列。
一个民族落后不可怕,固执才是最可怕的!
第三,唯一没有腐败的王朝。
中国官场腐败病菌无孔不入,以至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腐败是人类社会的不治之症,只要有“官”,腐败就无法避免。当从英美等国归来的留学生告诉亲朋好友,这些国家已经基本杜绝了腐败时,很少有人不认为他在胡说八道。其实腐败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很多文明程度高的国家在地球上已经基本消灭了腐败。不仅是美国、英国等现代强国,就连以中国人为主体的新加坡也基本杜绝了腐败。
这里的基本杜绝腐败并不是指完全杜绝腐败,而是指腐败在整个官场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腐败数额不大(一年的腐败数额一般不超过这个人一年的工资),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很少有人连续犯罪超过三年),而且会很快被曝光,严惩不贷。克林顿事件是美国政坛最大的丑闻,但一个中国人说:我们国家的一个村长比克林顿浪漫很多倍,美国总统真是个懦夫...
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腐败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值得注意的成就。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官员各司其职。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现象降到历史最低点。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没有用严刑峻法来警示腐败,而主要是以身作则,建立尽可能科学的政治制度来预防腐败。面对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官员腐败的动机不大,贪官想找到藏身之地也不容易。明朝的朱元璋对贪腐的惩罚最为严厉,贪官一律处以剥皮之刑,但明朝贪官的数量还是历史罕见的。可见,预防腐败主要依靠科学文明的政治制度,事后打击只能一时有效,腐败滋生的社会土壤无法从根源上根除。
第四,分权制的初步尝试。
中国封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只听命于皇帝。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很容易导致暴政。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年间三省之间的分权初步体现了现代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厦门省审核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政令的形成,首先是宰相在设在中书省的政务大厅召开会议,然后将决议上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圣旨。圣旨发布前,必须报省政府审核。省政府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会签。如果圣旨缺少会签,就不能依法颁布。只有经过省政府的“会签”,圣旨才成为国家的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这种政治运作与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非常相似。西方17世纪兴起的三权分立理论,早在1000多年前就被李世民运用到中国的政治制度中,更说明了贞观王朝的文明水平有多高。最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他的信件还必须得到省政府的会签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心情恶劣的情况下做出有损自己声誉的草率决定。中国历史上有853个皇帝,也只有李世民有如此杰出的智慧和头脑(美国开国总统有点像他的学生)。
5.高度发达的商业。
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特点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比农民低好几倍。这也是中国封建经济没有得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贞观王朝是唯一一个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仅没有歧视,还为业务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体现了李世民的远见卓识。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时期的商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时世界著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沿海的胶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洲(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洛阳都是国际大都市。
世界文明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但这条商业通道在唐代才达到最高使用价值。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在西域建立了四个军事重镇(安西四镇),西部边境直达中亚的石头国(今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的商旅往来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保障。因此,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旅行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宗商品在东西方之间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为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